1)第1008章 现实往往比戏剧更夸张_重回一把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用多久,余文钢也算是体会到了,为啥收礼也能收出烦恼来。

  他记得之前回来过年时,虽然也有邻居朋友上门来送东西,可还算得上是正常的人情来往,那这一次呢?

  这一次,他只不过是陪老余,还有老任夫妻在农机厂逛了一大圈,在众人面前露了个面,然后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把他给彻底整懵了。

  按照计划,晚上这一顿是会在家里由梁老师做上一大桌家常菜来招待老任一家,因此在逛完农机厂之后,老任一家也并没有离开余家,而是在余家跟老余聊起了农机厂改制后转型的一些想法。

  也就是把余文钢所说的那一套,传输到老余概念里去。

  这很正常。

  老余作为农机厂的技术带头人,必须彻底领悟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未来规划。

  不正常的是来自外界的干扰。

  到了农机厂下班时分,也就是五点半过后,余家的门开始不停地被敲开。

  送礼的大军开始登门了!

  前面说过,像农机厂这样的大厂,基本上就是一个特殊的封闭王国,这样的封闭王国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

  那就是大部分人都相互认识,谁跟谁都能攀上关系。

  打个比方说,老余原来在技术处上班,那技术处的人都算得上是余家的老熟人,然后技术处又会跟各大车间打交道,各大车间的很多人也就成了余家的老熟人。

  再比如说,梁老师在子弟学校当老师,那整个子弟学校的老师都是余家的老熟人,然后梁老师又教过无数的学生,那这些学生的家长也就成了余家的老熟人。

  然后再加上余文钢自己,既有从小一起玩的小伙伴,还有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同学,这些也都成了余家的老熟人。

  这么一算,这老熟人就多得数不清了。

  若是老余家只是普普通通,那倒还好,就算余文钢从外面回来,顶多也是少数真正的老熟人上来串一下门,打算招呼就很了不得了,根本就不会有太多人拎着礼物上门。

  可现在呢?

  老余家不仅发财了,还成了决定农机厂未来命运的关键!

  于是乎,那些所谓的老熟人,就开始挖空心思想着如何上门来套近乎、刷存在感。

  套近乎,刷存在感是不能空着手的,也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

  现在理由又有了:文钢回来了!

  这还了得?

  结果是在这一晚,余家的门都快被敲烂了,很多余文钢熟悉的,或者有印象但名字都叫不出来的,纷纷前来登门。

  “听说文钢回来了……”

  开口基本上都是以这句开头,然后把手里拎的东西一亮,说是土特产啥的,给文钢尝尝鲜,或者带到江陵去之类的。

  紧接着又是一句:“哦,有客人啊,那我就不多打搅了。”

  然后把东西往门口一放,连老余同志想拒绝都来不及,人就不见了踪影。

  可能是已经得知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