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 相见浇愁斋_开和大四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保定府有个说法,叫“南贫北贱东富西贵”,南城区是老居民区。

  这里有两条南北走向的胡同,东边的叫东柳条胡同,西边的叫西柳条胡同。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条胡同的确太窄,如果是胖人,只能侧身才勉强走进去。好在这里根本没有胖人,因为居住在这里的尽是穷人。家无隔夜粮的穷苦人,怎么能有心宽体胖的福分呢?

  不过穷人也总要吃饭,有时还要喝上两口。对穷人来说,酒似乎比饭还重要,因为酒可以使人忘却烦恼和忧愁。

  穷人的烦恼和忧愁当然足够多。

  于是,西柳条胡同便有了“浇愁斋”。

  据传,这个名字是一个穷愁潦倒的落第秀才取的,难怪有点儿文雅之气。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店里的陈设之简陋,环境之脏乱,空气之污浊,实在令人难以相信这是家酒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许是真正的酒馆。因为在“浇愁斋”除了散白酒以外,几乎没有任何下酒的菜。不是店主不准备或嫌麻烦,而是来这里的客人因为囊中羞涩,不敢再有下酒菜的奢望。

  只有酒,没有菜,酒客们谓之“干剌”。

  喝酒就是喝酒,吃菜算什么本事。据说两个酒友在“浇愁斋”碰上了,俩人各自要了半斤对饮起来。甲从贴身的兜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粒花生豆,搓掉了红皮,用指甲掰开一分为二,很豪爽地给了乙一半。乙喝了一口酒,砸吧砸吧嘴,用门牙把花生豆上面凸出来芽磕掉吃了。

  甲见状满脸不屑的样子,说:“以后再也不跟你喝酒了,你太闹菜。”说着自顾自捏出一根牙签,在花生豆上插一下,然后放在嘴里吸吮一番,抹抹嘴,这才满意地喝了一口酒。

  乙看在眼里,面有惭色。

  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位怀揣着千两银票的客人,此刻正坐在“浇愁斋”喝酒,你肯定会笑掉大牙。

  鸡窝里怎会飞出金凤凰呢?

  但事实确实如此。

  “浇愁斋”昏暗的光线里,坐在西北角正自狂饮的客人,正是中年怪客。

  桌上没有菜。桌上桌下只有一堆酒坛子。

  只见中年怪客一仰脖儿,手里的酒坛顷刻见底。他的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向吴掌柜扫去。

  吴掌柜知他要酒,忙陪笑道:“客官,小店藏酒已然被您喝光了,还请客官移驾……”

  中年怪客道:“去打!”

  吴掌柜仍未动,面有难色。

  中年怪客摸出一锭银子,墩在桌上。

  吴掌柜一见,足有五两之多,忙哆哆嗦嗦揣在怀里,转身而去。

  中年怪客身边赫然已有七八个空酒坛子,而他居然没有丝毫醉意,仍是目光炯炯,盯着门外。

  不多时,吴掌柜返回,怀抱一大坛上好的烈性白干老酒。

  中年怪客迫不及待地启掉泥封,竟不斟在碗里,而以一掌之力托起这十几斤重的酒坛,嘴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