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章 张九龄的第三道诗题!(第一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辣得眼泪都出来了,还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看得楼上李隆基大为欢乐,对高力士说回头把柳小娘子的诗拿过来给他过目一下,随即缓步走回紫微观中,身后又响起一片“圣人万岁——”的欢送声。

  “靠,这就走了?”陈成大失所望,唐玄宗自己今天是“见”到了,可别说搭上话了,就看见一个轮廓,连对方究竟长得跟画像上像不像都不知道!

  一无所获!

  心中更恨乾隆了,这次不只是从努尔哈赤开始骂了,直接从努尔哈赤的祖父塔克世、老爸觉昌安开始骂,一直骂到乾隆的重孙媳妇慈禧太后……

  “千秋节诗会——第三场,现在开始!”

  一声吆喝把陈成拉回现实,看来诗会也只剩下最后一轮了,也不知李隆基还出来不出来了,他不再出来的话,就算自己这轮抄上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的大作,也没啥用啊!

  陈成愁眉不展,长吁短叹。

  第三轮出题的人就更加了得了——

  当世文坛宗主,右相、中书令、金紫光禄大夫张九龄!

  当然,不是他来出题的话,也无法压过高力士与李林甫。

  这几年随着天子年龄渐长,已经有怠政、贪图享乐的迹象,如果不是宰相张九龄掌控大局,这煌煌盛世恐怕早就不能延续了。

  只是如今张九龄已经年老体弱,渐渐也失去了圣眷,朝堂上的局势可以说岌岌可危了。

  但就现在来说,他的威望、在万民心中的地位仍然无可撼动。

  张九龄没有亲自露面,而是将诗题写在了宣纸上——

  经两个俏丽的宫女展开,上面赫然书写着“五凤楼”三个大字!

  字体流畅,力透纸背,显示出极高的艺术造诣!

  “光这幅字我偷过来,留存到后世,那可是能值相当多的钱呢!”陈成暗暗想着,张九龄是千古景仰的君子,他出题果然就不会走那些歪门邪道,故意刁难人!

  虽然陈成一时想不起来有什么写“五凤楼”的诗,但是写“楼”的可是不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类,这题可选择“借鉴”的诗有很多,不怕。

  正构思着,身边一片骚动,抬头一看,身边来来往往到了很多身穿官服的人!

  搞什么?

  听了下旁人的一轮才知道,圣人一时起意,这些已经走上大唐公务员的大官小官们,有没有忘记基本功啊?

  不要光靠小孩子,连带着让宰相大人把他的这些下属们都考一遍吧!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嘛……

  于是,四品以下的官员们都被拉过来,要求现场作一首诗。

  这可把许多人都难坏了,有的人书本都丢了好多年了,搞突然袭击,这谁顶得住啊!

  等会儿一个字憋不出来可就出丑了……

  很多人比刚刚的陈十一郎还要苦恼……

  “有了!”陈成想了片刻,已经想到可以从李白那里剽窃一首了,这是他在小学二年级的课本上学的:

  “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只需要把“危楼”改成“凤楼”,那就完全没有问题了,五凤楼真的有百尺高嘛!

  而且最后的“天上人”还有拍唐玄宗马屁的作用,可以说非常契合。

  按说抄袭李白的大作,风险还是很大的,毕竟李白这个时候已经三十多岁了嘛!

  但好在李白目前的名声还没到后来那种恐怖的全民程度,而且抄李白的诗也有个好处,即便不知道这首诗李白现在写出来了没有,但李白不是爱喝酒嘛,他自己写过什么东西,很快就不记得了,他自己临死前也说“平生所作,十不存一”,就算他来跟自己对质,陈成也丝毫不怕。

  “就是这首了!”陈成感叹了一下九年义务教育的好处,很快就把二十个字的诗写好了,正在这时,他听到耳畔传来惊讶的声音:“苌儿——你怎么在这里?”

  陈成转头一看,更加惊讶:“爹地——你怎么在这里?”

  坐在他身旁席子上的,正是他那八品封丘县丞的老父亲——陈兼。

  “我还以为,以我儿的才学,已经坐到最前面去了呢!”陈兼指着顶顶前面的位置费解道。

  陈成:“……”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