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章 谁在冒充孟夫子传人?(第二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道:“从今天开始,我要——诗!剑!双!修!”

  “来日以诗名重回朝堂!”

  “再练成‘十步一杀’的剑法!”

  “天子接见的时候,我便当胸给他一剑!”

  “刺他一个透心凉!”

  “对他说:你也有今天!”

  江森很奇怪,二公子为何对当今天子如此大的愤恨——以前他可是最会拍圣人的马屁的。

  “不说了,从现在起!”

  “刻苦练剑!”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诗不离口,剑不离手!”

  看到少爷重新燃起了斗志,确立了新的目标,江森格外欣慰!

  只不过……

  “二公子,你说练剑,那你自己练啊,”江森委委屈屈:“你干嘛逼我练啊?”江森最近这几个月简直到了深更半夜还在被逼着练刀枪棍棒呢!

  “嗨,你还不知道我吗,我都是嘴上说说,过过干瘾罢了。”陈十一郎指着自己:“你看二公子我,一介书生,手脚无力,不是那块料啊!”

  “我让你练,都是为了你好!”

  “……”江森愤愤不平:“那么,每次你的鱼饵都是我帮你换——你也是为了我好?”

  “……”

  ……

  下午,陈成还真的就收到了小郡主从长安转洛阳转房陵的信——这几年小陈别的功夫没增长,养鸽子倒真的成了行家,他甚至快要培养出能从房陵直飞长安,无中转站的鸽子了。

  小郡主的信自然是最新期的“岐王诗榜”,开头几位已经毫无新意,他基本都略去不看。

  第5名,蓟门王之涣

  第4名,晋阳王昌龄

  第3名,宋州高适

  第2名,蒲州王维

  第1名,陇右李白

  从第6名往后就相当热闹了,基本上每一期都杀得难解难分。

  比较好的是,陈成渐渐看到了一些他熟悉的诗人渐渐出现在榜上——说明这些仍然算是“青年诗人”的后世大家们,渐渐开始展露头角了。

  其中就有24岁的岑二十七岑参,24岁的萧颖士,23岁的钱起,23岁的刘长卿,4岁的韦应物(好吧,这位当然不可能出现在此时的榜单上,毕竟他又没有陈十一郎那样的“天生之才”。)

  更妙的是,29岁的杜甫今年蛮活跃,接连发布十几首单曲,啊不,诗作,在榜单上排为29位——这是杜工部第一次登上三大诗榜,也只有完全不看出身、门第,只看诗的“岐王诗榜”才会给他这样家道中落的青年人机会。

  当然,在洛阳近水楼台的杜甫,也不会把他每个月都到尚善坊岐王宅那里自己投稿自己诗的事情说出来……

  他对去岐王宅的路还真是蛮熟的……

  陈成看到大唐涌现出如此多的“新人”,作为一个江湖前辈,格外欣慰。

  毕竟这些人成名可比他陈十一郎晚多了……

  “唔,我来看看,小郡主除了本月的诗榜,又给我附带哪些长安的消息呀?”

  话说小陈对于长安的娱乐八卦可谓相当感兴趣,小郡主知道他喜欢,有时候也会多给他写上几笔。

  小郡主今年已经十六岁了,也不知道个子多高了,还长不长了,现在又是什么模样——再过个几年,她亲爱的伯父恐怕也要给她指婚,到时候就不能这样由着性子来了。

  这一次,陈成看完了小郡主“作者PS”部分的内容,却紧缩了眉头,半晌无语。

  江森见状,脑海中一下子就冒出了许多“唐人传奇”中的狗血段落,格外兴奋问:“是不是郡主娘子说,她被圣人指婚给了哪家的恶少,她誓死不从,要反抗圣令——就等着二公子你赶快去长安救她?”

  陈成:“……”

  “我再猜一猜?是不是李林甫的第十五子?那个大傻帽?”

  “靠,你特么能不能不要想象力这么丰富?”陈成无语:“再者说了,我跟柳家的婚约还没解呢。”

  当然,解没解,算不算数,他自己也拿不定。

  “郡主透露了一件怪事——”陈成皱眉,这次不是长安的八卦,而是吴越的:

  “长江下游一带,忽然出现了一个自称是‘孟浩然唯一传人’的年轻人,诗文已经无敌于江左了!”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