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2章 李白哪首诗该颁奖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刹影”这句,也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甚至被后人盛赞:简直可以和孟夫子的代表作“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媲美!

  全诗也是风格明快,描写精当,可见青年李白的风范,也是他早年五言古诗的代表作之一,“霜催橘柚黄”一联分明就是后来“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的发端了。

  这首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也没毛病,加上李十二白的老朋友王昌龄大叔在此,更加会为老友“抬轿子”。

  众人争论的点,并不在于这首诗好不好,而是李白明显有一首诗比这首诗好得多。

  还是那首《送孟浩然之广陵》。

  可是,当这首诗被提名出来时,却引发众人哄堂大笑!

  虽然诗名中有“广陵”,诗句中也有“扬州”——

  可说实话,跟扬州关系不大啊!

  写这诗时,李白不在扬州,孟浩然不在扬州,都是在江夏。

  这里选的可是“扬州”的诗!

  下次要是江夏排“十大佳作”,还是引用此首吧!

  可是,以龚公子为代表的一方反对这种“教条主义”的观点。

  不在扬州,就不能写扬州相关的诗了吗?

  “烟花三月”已写尽扬州春日美景了!

  “陈苌陈十一郎也没来过扬州,那他写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我还打算把他提名进来呢!”龚子业据理力争,引起他的基友们一片叫好声!

  “二十四桥?陈苌?”王昌龄听了这一句,心中赞叹,十分惊异,若有所思地打量着陈成——这可比今早当他和刘谞面写的那两首出彩多了!

  看来这小子在自己面前,还是有意藏拙啊!

  王大叔看陈成的眼神,既有欣赏,又有“嫉妒”,这小子啊……

  陈成只能冲王大叔拱拱手,表达自己扮猪吃虎的“歉意”。

  龚子业双方争执不休,但在小陈看来,他更愿意站在龚子业这边。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也没有去过岳阳楼,就凭着自己的想象洋洋洒洒地一挥而就,都是“想当然”写的嘛!也不影响后世岳阳楼把他的名篇镌刻楼上,还把“会背岳阳楼记免费登楼”当成一种旅游营销。

  苏轼在黄州,明知道所在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的故地,却还是《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套组合拳来一遍,搞得后人“文武赤壁”都会纪念一番,清人王煦还调侃说:“不是当前两篇赋,为何赤壁在黄州”。

  李白好歹真的畅游过扬州,也写过诗文,把他在武汉写的这首算过来也不算过分,大不了各取一半,“故人西辞”归属给黄鹤楼,“烟花三月”归属给大扬州嘛!

  一定要在扬州写的诗才算,那正好,李白还有一首在扬州送人去武汉的诗——

  《送储邕之武昌》。

  正好和送孟夫子的那首是倒过来的。

  可惜,不出名啊!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