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3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二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歌唱的《凤求凰》歌辞,可《史记》并没有记载,一直到陈朝徐陵、张丽华(陈叔宝那位著名后妃)编辑的《玉台新咏》才有收录,所以一直有人怀疑两汉琴工假托司马相如所作,或者就是张丽华这女人自己写的。

  老百姓们不去考证真伪,只知道好听便学着唱——因而这歌在金陵流行也有一百多年了。

  刘昭阳演奏此曲,纯粹是为了炫技,展现她出色的琴技。

  一直到一曲《凤求凰》奏完,她才起身,准备开始唱。

  伴奏换成了花船上的乐工,李季兰听到演奏的是《木兰花》的调。(无论《木兰花》《浣溪沙》还是《水调》,都是唐教坊曲,并非宋词中才有)。

  静下心来,听她唱的是什么——

  才听了第一句,李季兰便讶然变色!

  赫然是……

  “人生若只如初见”!

  怎么可能!

  她怎么会唱这个?!

  只听刘昭阳唱道:“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当垆酤酒车骑典,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偕老白头当日愿!”

  李季兰越听越错愕!

  刘昭阳会唱这首诗她已经大吃一惊了,可刘昭阳竟然与她不谋而合!也是想的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李季兰环视花船上,又看两岸:

  陈十一郎在哪里?

  为什么刘昭阳竟然会唱此诗?

  别说李季兰心灵受冲击了,岸上了小陈也是惊骇莫名!

  这刘昭阳……到底什么来头!

  说实话,小陈倒没有和李季兰刘昭阳一样,盯着纳兰性德下手,而是想到了郑爽前男友胡彦斌……

  呃,诗题不是“分手”“诀别”么,那肯定是“诀别诗,两三行,写在三月春雨的路上,若还能打着伞走在你的身旁”啊!

  “见鬼了,难道刘昭阳这小妞也是穿越的?”小陈一想到“双穿”的可怜,大感不妙,毕竟随便来一个穿越的人,那自己赖以身存的古诗词就不是独一无二的了,而且对方还是一个女孩子——只要是女孩子,大概率比自己这种学渣会背的诗要多……

  小陈只能用“刘昭阳绝不是穿越者”来安慰自己,毕竟从昨日联句大赛来看,她并没有拿出哪怕一首后世诗词来。(也可能是她引用的小陈我没听说过。)

  又或者是她与千年后的纳兰小哥不谋而合?

  这种概率实在是太低了……

  李季兰和陈成都对这冷不丁冒出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大惑不解,可两岸的观众却是暗暗喝彩起来!

  因为纳兰这首《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的确是值得流传后世的好诗啊!

  既然题目说是拟古“决绝”,那他肯定就是拟的肯定包括卓文君的诀别书这种啊——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这首词确实也是模拟被抛弃的女性的口吻来写的,对象很可能便是他表妹。

  初相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可就像扇子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回忆再美好也要回到残酷的现实当中!

  这里又用到了班婕妤团扇的典故,而班婕妤失宠是因为“昭阳宫”里那位,与刘昭阳的名字在一块让人感觉有些奇妙。

  “等闲变却故人心”是人人都能体味的感受,自然可以获得在场大多数人尤其是花船上女性的同感。

  改动的,只是这首诗的典故——

  因为“骊山”“华清池”“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典故,开元年间的大唐子民实在是听不懂。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