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8章 乱入的王昌龄大叔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征战的人,面对大兵压境的困局——

  小陈写“烟柳灞桥”,应该是与原诗毫无关系。

  可是灞桥是历代出长安的人饯别的地方,而且都会折柳相送,以示“留”的依依惜别之情。

  玉门外的人,无法归家,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生入玉门关,再踏长安桥。

  所以他们只能在想象中看到那样的情景:

  汉家使节踏着月光,顺利回到长安,向远在长安的天子回报了敌情。

  而天子“非常赐颜色”,马上就派来增援的大兵,解了玉门外的“单于之围”。

  所说,这“明月”,何尝不是边塞之人对朝廷美好的期待呢?

  得到王大叔本人的小小肯定,小陈松了一口气,起码这一轮没有跌面子。

  写这两句的时候,小陈想到的是大唐第一批募兵,第三十三折冲府第八团——也是《长安十二时辰》中主角张小敬所在部队,这群人死守孤城时未必就不是这种心情。

  可是电视剧里李隆基可以记得每一个普通士兵的性命,职位——恐怕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想法了。

  小陈甚至会怀疑,圣天子还会不会想起自己这个曾经的大红人?

  陈十一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续诗赢得了满堂彩,金陵人愈发惊讶这小子的“才华”,他连王少伯也能“打”得有来有往吗?(跟王昌龄打得有来有往的是“陆游”,不是小陈好吧……)

  虽然面对王大叔的意外捣乱,小陈硬抗下来了一回,可也不代表他可以一直与王大叔硬怼啊!

  王大叔兴致上来了,写了一首又一首,可怎么办?

  “我求您了,”小陈可怜巴巴道:“下面您就不要插手了好吧?晚生这点微末之学,完全不够大叔你玩的啊!”

  “这怎么行!我的诗还多着呢!”王大叔到金陵后,难得有今天的雅兴,诗兴浓着呢!“我陪你一起联句,难道还不好吗?”指着下面的易丝儿和刘昭阳:“这俩女娃子,连同她们背后的酒囊饭袋,都不是你的对手!有甚意思!”

  咱提高一点难度还不好吗?

  王大叔如此器重自己,小陈自然高兴,可是您那不叫“提高一点难度”,分明就是直接提到了地狱难度好吧!

  您那也不叫陪我“玩”联句,您那就是想教育教育我,让我在众人面前出糗……

  见王大叔一意孤行,老顽童一般,小陈只能冲王维王老师使眼色:

  教育小陈的机会日后多得很啊,我现在就想把这局比赛嬴下来!

  王维看小陈这幅委屈巴巴的样子,也是有些好笑,正要开口——

  此时,易丝儿做出了惊人之举!

  她冲着三楼上行礼大呼道:“楼上的贵人,请再赐诗于小女子吧!要不然……”

  陆游、王昌龄这种等级的诗,她是真的接不上来了……

  “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呀!”

  易丝儿险些要声泪俱下,搞得就像是王昌龄把她抛弃了似的,奉献了金鸡奖影后级别的表演(为何是金鸡?),哀嚎道:“伏惟万福!”

  王昌龄:“……”

  王维:“……”

  现场观众:“……”

  小陈心想,你特么这也不是“万福金安”的礼节啊,分明是“五体投地”好吧……

  而且给小陈一种强烈的既视感:

  每到考试前,那些平时不烧香的学渣们,都要求爷爷告奶奶地拜各路大神——

  不管是柯南、曾哥、春哥还是杨超越。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