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四章 韬之夭夭(三)_诗情画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修缮玄中寺的事虽名面上说是所有太原有名有姓的望族一起做的,但出大头的还是新上任的太原留守唐国公李家,其他的人家也就象征性的捐了些银钱。铸造佛像的事之所以闹的这样大,也无非是太原副留守高家的夫人看长孙桃夭年纪小,想来没经过什么事,想要拿她一把,将她彻底压住,却没料到,事情发展到现在,高夫人没能拿住长孙桃夭不说,长孙桃夭尊长知礼的美名也因为在李府那示弱的三次俯身致歉传了出去。

  隋炀帝杨广不知为何又下江南了,骄奢淫逸的皇室生活背后本就是苦不堪言的普通百姓,隋炀帝的这次南下,民怨沸腾,原本就随处可见的农民起义越演越烈,赋税繁重的百姓们纷纷拿起手中的锄头成了所谓的农民起义兵。

  太原城因为有李渊坐镇,相对太平,只是不时有附近山中飞贼来扰,相对好对付一些,所以长孙桃夭才有机会和时间来修缮玄中寺,也因为太原城在乱世中的相对太平,长孙桃夭李家次媳的美名才越传越远。但这一切都不是此刻的长孙桃夭所关心的,玄中寺中无主持、无僧侣,怎样说都不能算是一座寺庙,香火虽旺,但传出去总是要让人笑掉大牙的,她站在寺中看着偌大的庭院,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站了许久,腿有些麻了,她便往后院走去,在玄中寺的最后面有一排年久失修的破败屋舍,前些日子管家来回说,想把这些都拆了,在重新翻建,她想看看这些有故事的屋舍,便着管家在等几日,今日她来玄中寺也是因为此事,只不过看到修缮完了的整洁漂亮的庭院,突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便在院中站了很久。

  破败的屋舍早已布满了蛛网,吱吱呀呀的房门好像在倾诉着这几间屋子的历史,灰尘很厚,但厚重的灰尘下依然能看出早先太原人民在房屋布局和构造上所花的心思。长孙桃夭读过昙鸾高僧的《观无量寿经》,对已经过世的昙鸾高僧也很是敬重,只是当管家问她建好的《昙鸾和尚碑》的碑文写什么时,她却突然愣住了,她毕竟年岁还小,对昙鸾高僧的一生也知道的非常少,总不能在《昙鸾和尚碑》上刻写《观无量寿经》吧,那这碑怕也就不能称之为《昙鸾和尚碑》了。

  “二夫人,这屋子里都是蛛网和灰尘,您还是别往里走了吧。”啊杏边拍大长孙桃夭前面的蛛网边说。

  长孙桃夭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要停下脚步的意思,“二夫人,这屋子好久没人住了,怕是不吉利。”阿绿也附和到。

  “没事的,佛家之地,能有什么不吉利的。”长孙桃夭的裙摆上此刻以落满了灰,但她仿佛没看见一般的向前走着,啊杏和阿绿没有办法,只能快步跟上。

  这破屋大约有四五间,有一些是相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