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零七一章、小人戚戚_三国之西凉铁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许春寒料峭这个词,就是为倒春寒准备的吧。

  右扶风的阳春三月,明明已经阳光明媚和让人脱下羊皮袄子了,结果突然就连续好几日的彤云密布。

  一夜醒来,便是千树万树梨花开,让黔首百姓们冷彻心扉。

  不光是惋惜已经埋在地里的种子,更是因为边章与韩遂的主力军队,已经陆陆续续在岐山一带纠集。无数三五成群的游骑斥候小队,更是经常在美阳城外荒野得意的耀武扬威。大汉的精锐游骑也不甘示弱,双方在城外追逐着。

  箭弩在原野上飞扬,白刃在山脚下碰撞,用马蹄声声敲响大地的哀嚎。

  也唤起了黔首百姓的哀嚎。

  才春耕的良田,已然成为了战场。

  此刻,华雄端坐在乌孙马上,身体随着战马的小跑起伏。眼睛如狩猎的苍鹰,锐利而又谨慎的环顾着左右,两石铁胎弓更是紧紧的捏在左手上。

  他的身后,是三个羌人部曲呈品字型警戒着,寻找叛军斥候的踪迹。

  半个月了,为了凑够二十颗首级,华雄在岐山附近游荡了半个月。

  对,他出来凑够首级的。

  至于是什么理由,还得从他跟着夏育,跑去见平叛大军的主帅皇甫嵩说起。

  皇甫嵩,字义真,安定郡朝那县人。

  家中世代仕官两千石,是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度辽将军皇甫规之侄。其中,皇甫规更是曾经开设学馆十四年,以《诗》、《易》教授门徒。

  出身于这样家庭的他,对夏育带着华雄来访的目的,心知肚明。

  也让华雄产生了,自己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郝然。

  皇甫嵩对夏育很客气,既有着世家子的风度翩翩,也有西凉男儿的豪迈。还很谦虚的询问有平定羌乱经历的夏育,关于应对叛军的策略等等。

  但是呢,在两人谈完了正事,夏育提出要求的时候,就有点踌躇。

  夏育以自己箭伤未痊愈为由,想将自己麾下所属的兵马,合华雄部曲凑成五百人为一曲,让华雄率领听命于皇甫嵩将令。

  名义上是很好听的,为平叛尽微薄之力。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夏育这是请托皇甫嵩看在情面上,给自己徒儿获得功勋的机会。

  毕竟两军对阵的调度中,有冲锋陷阵的将士,也会有坚守后方的兵卒。华雄被放在沙场上斩将夺旗,还是扔去城墙上看日升日落,都是皇甫嵩这个主将一句话的事。

  不过呢,皇甫嵩对此没有当即应下来。

  而是撇了一眼旁边站着的华雄,捏起了胡须陷入沉吟。

  思考之久,让夏育还以为是他觉得华雄太年少,不堪重任呢!又费了不少口水,说起华雄从军后的过往来。

  听得皇甫嵩的脸缓和了不少。

  但是呢,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却不是夸赞少年锐意,而是这样的:“狩元,听说你将董仲颖麾下部将的战马射杀了?”

  额..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