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七三章、国已不国_三国之西凉铁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卓一回到关中,就立刻着手两件事。

  其一,是授意麾下让天子诏令他为太师,位列诸侯王之上。

  相当于天子之下的第一人。使用的车驾金华青盖,爪画两轓,服饰也近乎天子;并且大肆封赏宗族。

  其弟董旻升迁为左将军,封鄠侯,掌原先盖勋所置之军护卫长安。

  以亡兄之子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戍守皇宫内外,将天子与朝中百官监视在眼皮底下。其他的族人,就连未断奶的后辈,都男封侯女赏邑君。

  这种操作,相当于将董氏一族当成皇族了。

  其二,则是消除关中三辅的外患。

  这个外患,不是指关东各路诸侯,而是凉州各部叛军和河东白波贼。

  恩,这是受到王国的启发。

  虎落平阳不如犬的王国,在先帝宾天大将军何进执掌朝政的时候,就想过归顺朝廷的念头。但他还没有来得及投诚呢,何进就被杀了。

  等董卓把持朝政后,他便机不可失诈死隐居,并让自己长子王彦送降表给官职为河关长的赵瑾,让其代传给朝廷。之所以没有直接诣陇西张太守或者华雄降,是因为王国之前和华雄与陇西太守中间的仇恨,实在太深了。

  担心被华雄来个诱降而杀!

  这个可能性是很大的!

  远的不说,华雄麾下的护羌营司马庞德,这几年就没少率军前来杀戮。

  仿佛双方有杀父之仇一样。

  而投赵瑾,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赵瑾最早一直仕官在雒阳、大汉权力中枢。

  先帝刘宏保留他上军校尉别部司马的官职,调来河首之地兼任河关长;也是为平定西凉叛军的筹备。如今天子新旧交替、西园八校尉也成为历史,他若不想在这里枯守终老,就得弄出点功绩动静来让朝廷关注。

  不然的话,他那位从父、光禄大夫赵融也没办法帮他。

  因而,王彦率众来投诚,相当于给赵瑾雪中送炭。

  毕竟赵瑾任职河关长,也有朝廷分华雄兵权的意思在。这也让他和陇西太守等人都很难称兄道弟,融为一体的荣辱与共。

  就算他当初与华雄共同平定巴郡板楯蛮之乱,也无法抵消权利分歧。

  事实上,王国赌对了。

  赵瑾得到降表后,第一时间就让人送去了长安。

  董卓得知,大悦开怀。

  他本来就是陇西人,与王国算是乡党!

  而且王国挑选在关东诸侯兴兵讨伐的时候,送来归降之意,这对董卓把持朝政的功绩,是大有裨益的。

  当即,就借此由头,对西北兵权进行调整。

  先是大张旗鼓的宣扬王彦识大体归顺,直接授予校尉之职,归赵瑾节制。又撸掉华雄兼任的护羌校尉官职,转授给赵瑾,并且派遣朝廷使者持节来西凉,和赵瑾一直接手王彦的兵卒与势力范围,驻扎狄道。

  而原先隶属护羌校尉麾下的杜默、庞德、戏忠等人,则是转为讨逆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