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5章 华夏圣人?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的保留下来的精华留下来。

  当然糟粕也不少,不过以前的年代也只有他们掌控着文字,维持着华夏文明的文字延续。面对着西方和东方文明的碰撞,时间急迫,唯有先把种种都记录下来,以后再慢慢筛选考究了。

  也正是有了肥厚的薪水待遇,老夫子才放弃了一贯的满腹牢搔,不禁对当今歌功颂德,甚至连以前留着的辫子也剪了。

  “真是新气象!谁能想到我们还能打败洋鬼子”闻听老夫子要到县里去,乡民们纷纷应和道。

  ……“受了西洋鬼子欺负那么多年,现在咱们也能打败那些高鼻子洋人了!”江南一处传统小镇中,一小碟干瘪的茴香豆、一壶略显浑浊的黄酒就能让不少闲人清谈半天。他们所为着不过是能坐在酒馆里正大光明的听收音机传出的各种消息而已。

  那些身着长袍的还是不屑与蹲坐在镇公所的大喇叭下听得津津有味的乡民们混为一谈。公所中的大喇叭内容嘈杂,戏曲,评书相声,上海滩的流行歌曲,工商信息,广告等混杂一谈,比不得酒馆中固定的先锋新闻台可时时播报华夏甚至全世界的新闻以及各类评论。比起买报纸可方便多了。各类酒馆和饭馆,甚至澡堂、商铺中都有收音机吸引顾客,休闲之余白听一样。

  在华夏,生产收音机的厂商越来越多,收音机的价格也越来也便宜。即使最便宜的只需要耗费一些工人一两个月的工资就能买到,但始终比不上大庭广众之下指点江山来的激扬洒脱。人毕竟是群居的。

  “打败了东洋鬼子,再打败西洋鬼子,这可是数百年来不多的盛事啊!”有人应和道。

  “前朝康熙大帝也曾北败罗刹国,……”有人不服气道。

  “哼,没听人家评论吗,清一代割地让土从那时候就开始了,还是什么盛世自吹自擂吧,听说有人在修新明史和新清史。到时候扬州十曰,嘉定三屠等都要重新修正,至于赵尔巽他们弄的那本清史稿好话和删节过多,要重修了。”有人评说道。很多内容都是从收音机中听来的。

  “听说不仅仅是清史、明史,好像清末、北洋时候的历史也要单独成册了。”有人小声嘀咕道。

  “瞎说吧向来都是给前朝编史,那里会这时候出。现在不一样是民国”有人驳斥道。

  “那边长安新立了都城和政斧,怎么和原来的一样再说,民国开朝那些事情,现在搅得一团糟糕,说不定人家孟主席另立新朝,撇开那些屎盆子!”有人不屑道。

  他说的是现在国内越演越烈的一些名人的刨根问地热。先锋军政斧百花齐放的指导思想渗透各领域,言论相对也就宽松,于是各类言论就冒了出来。

  随着明清史书的修订,有人喊着“怀疑一切,正面历史”的口号,又挑起了一番大规模的学术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