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39章 布局和扩张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

  不过这块富饶的大陆此时还只是骑在羊背上,人口也还在千万左右徘徊,没有经过二战,迁移过来的人口只是当年的黄金热时候的居多。乘坐的矿车才只有一个车轮。绝大多数矿藏都没有被发现,这里依旧是被很多人不在意。

  它现在的价值只是羊毛而已。

  澳大利亚的32亿亩草原上,到处都可以放牧。最高的时候养着18亿头绵羊。

  而澳大利亚近9亿亩的可耕土地,使得它可以输出小麦了。

  但此时大英帝国也不指望它此时的那点产量,概因为这里人太少,开垦的荒地不多。

  这要是在华夏,不要说9亿亩可耕土地,就是那些草原里也能再开垦出9亿亩来。

  即使是那个在澳大利亚被众人头疼的兔子成灾,孟享都觉得惋惜。那帮人吃饱了撑的,还要用各种药物毒杀,如果迁过去一亿华夏人,兔毛都能给啃光了,哪里还轮到兔子成灾

  西方人蔑称华夏人的黄祸,就是恐惧华夏的庞大人口基数。孟享后世曾听说过当年基辛格用技术换华夏有计划的人口减少的传闻,虽不知是真是假,但西方人的担心的根源就应该是我们骄傲的一方面。当然在某个特殊时期,不控制不行,但控制过了也是一种失当。一代人需要二十多年才成长起来,人口政策不早调整,等到危机出现时,就晚了。

  孟享也曾考虑过此时华夏的人口,就连马寅初也曾经向孟享提议过人口的问题,但在孟享仔细考虑后,并没有调整。此时人口,估计数目可能早已经超过了四万万了。一些情况需要按照五亿人来算。看似人口不少,但如果华夏趁着核平衡前获得了最后一次占据土地的机会,就需要人海来巩固新领土。

  白人们对东南亚最多是殖民一下,但华夏挪过去一亿人口,就足以压下绝大部分矛盾,彻底统治那个地方。

  这就是华夏人口多的一个优势所在了。当数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质的变化。

  华夏文明数千年的延续,人口的数量优势也是很关键的一点,要不然就会被别人同化。这也是华夏人一直强调人口的重要姓的原因之一了。在这个封建家族气氛浓厚的时候,大谈计划生育不是纯粹的找虐在这个时候,谁喊这个口号,谁必然会被民众抛弃。

  再说,孟享心中已经在扩展出一盘大棋局,自然需要海量的人口来支撑。

  就像澳大利亚,不说那里的矿产资源,仅仅是那里的土地,就让孟享心中立誓一定要夺过来,为华夏子民扩大生存空间。

  当年英国人在当地土著有三十多万的情况下,杀得最后只剩下2万来人,就应该知道这世上是有报应的。夺了别人的,就应该有被别人夺走的觉悟。孟享不管以后,如果那里安置了一亿华夏人,整个澳洲大陆就要彻底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