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一三章 龟甲船(下)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多尔衮又陷入了沉思,李杜国也不禁有些着急,虽然他是朝鲜的全罗道左水军节度使,但朝鲜很早就开始闭关锁国,不与外界来往,因此朝鲜的海洋观念其实出清廷高出不了多少,李杜国的海洋认识,也就仅限于在朝鲜沿海巡视,对世界帆船和海战和发展变化也几乎一无所知,对所谓西洋大海船也只当是一个传说

  但朝鲜好不容易才出了一个军事天材,全国上下对其自然十分推崇,说李舜臣是全民偶像,也不为过,因此李舜臣死后,在朝鲜几乎成为一个半神似的存在,而李舜臣的海战思想,战术、使用的战船,当然也被奉为最权威的精典,根本就无人敢质疑

  李杜国作为李舜臣的重孙,对祖上的辉煌业绩当然也是推崇倍至,而达到一种盲目相信的地步,在朝鲜别说有人敢否定李舜臣,就是有人提一点不同的意见,李杜国都会拔剑和他决斗,而郑芝龙这一席话,难听得说,是把李舜臣贬得一钱不值,李杜国当然不能接受,不过当着多尔衮的面,他还不敢向郑芝龙提出决斗,只好道:“龟甲船的威力,岂是如郑将军所说而且龟甲船上,同样也可以放置火炮,双方同以火炮对决,但龟甲船的防御力强一些,自然也厉害一些”

  郑芝龙把该说的都说了,也懒得和他争一些细枝末节,只是道:“摄政王,海军战船关系重大,还请摄政王三思”

  多尔衮道:“如果不用龟甲船,我们现在能够造出什么船来”

  郑芝龙道:“臣己经想过,我大清缺少造船工匠,应该到南方去聘用,虽然浙江、福建都不可行,但东亦有不少造船的能工”

  多尔衮心中一动,这到是个好办法,不管怎么说,广东的尚可喜还是和清廷近一些,如果找他帮忙,确实可以从广东调一批造船工匠过来相信这一点小忙,尚可喜是不会拒绝的

  这时郑芝龙又道:“还有就是红夷毛人善造大船,商家军的海船,多是照红夷毛人的大船仿制,因此唯有请红夷毛人相助造船,方才能与商家军的水军相抗臣昔日在南方,与红夷毛人素有来往,也可以为大清穿线引桥,与红夷毛人联糸”

  多尔衮还没有说话,李杜国己道:“摄政王,外臣素闻红夷毛族仍是蛮荒犬夷之辈,不通礼议,不闻王教,茹毛饮血,人轮颠倒,而大清仍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又岂能与红夷毛族通好”

  郑芝龙听了,也不仅又好气又好笑,摇了摇头,道:“红夷毛仍是我们的通欲叫法,其国名尼徳兰,仍是泰西诸国中一国,离中国数十万里,彼国体制风俗,虽与中华大为炯异,但亦立国千年,怎能说是蛮荒之辈,你的见识短浅,一叶蔽目,不过是井底之蛙,又岂知天下之大”

  李杜国“哼”了一声,道:“全是一派荒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