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六零章 察哈尔之战(三)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形,最后由横队线型阵变成了一个圈阵,而蒙古军在圈阵的外围,展开了围攻。

  但这一次蒙古军的士兵才**会到中华军的火力是何等的凶猛可怕,尽管蒙古骑兵向中华军的圆阵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但都无法突破中华军组成的火力网,由其是冲击到五六十步之后,中华军的各种中小型火**,和连****也开始发威,就连骑兵也站在步兵的身后,加入了阻击的阵列之中。

  结果只能是蒙古骑兵一个接一个的倒在向中华军的阵地冲锋的途中。就算是有少数蒙古骑兵可以冲过中华军的火网,杀入中华军的阵地中,但数最实在太少,被守候在阵地中骑兵一一歼灭,还是无法真正冲破中华军的阵地。

  战斗进行了差不多有一个小时,蒙古军的伤亡十分惨重,但中华军的防线却依然牢不可破。这时满珠习礼也才知道,刚才硕塞劝自己退兵并不是胆小怯战,而且早就知道自己根本就沒有战胜中华军的可能**,但问题是刚才自己把话说得太满了,现在没办法向回收了,成了骑虎难下。又回头看了一眼在远方观战的硕塞,心里也不禁暗暗的后悔起来。

  其实这时在硕塞心里根本就没有嘲笑满珠习礼的念头,而是充满了十分震惊,因为他对中华军的战术、武器**能都十分了解,但在刚才的观战中硕塞己经发现,中华军的火枪**程竟煞比以前提高了一部有余。

  硕塞当然知道,以前中华军里确実有一种火枪,在枪膛内刻了螺旋形的膛线,用锥形弹头,**程极远,而且精准度很高。以前清军也曾缴获过一些这样的火枪,硕塞还亲自试过,但清廷一直都解决不了在枪膛里刻出螺旋形膛线的技术,因此也仿制不出这种火枪。

  不过这种火枪在中华军里装配并不多,只有少量精锐部队才有。居一些投降清廷的中华军士兵说是因为这种火枪的膛线容易磨损,使用寿命不长。因此才无法大规模装配部队。当然清廷的许多官员也都十分庆兴,都说如果中华军有一天能大规模装配这种火枪,清廷恐怕就很难与其相抗了。

  但还没等到中华军大规模装配这种火枪,清廷就已经被灭亡了,而现在看来,中华军显然己经解决了膛线容易磨损的问题,因此也可以大规模的装配这种火枪,这也就意味着,中华军的战斗力又将再上一个台阶。

  而中华军己经够可怕了,如果实力再上一层,那还让不让人活了,想到这里,硕塞也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这么一来蒙古还靠不靠得住,如果蒙古也靠不住了,那么自己还有什么路可走。

  因此硕塞也把刚才和满珠习礼呕气的事情都忘了,毕竟现在大家都是同一阵营的人,没必要为一两句过头的话耿耿于怀,还是应该团结一致,齐力对付中华军。于是硕塞也立刻派人给满珠习礼传话,说中华军的火力凶猛,不可力敌,请满珠习礼尽快撤军。

  其实现在满珠习礼就等着一个梯子下墙,因此接到了满珠习礼的传话之后,也立刻下令,马上撤军。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