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三章 布施_穿越之国公继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柳家到崇明寺请和尚来做法事,任他出多高的银钱,崇明寺都以僧人不够为由拒绝了。

  又去静慈庵请,静慈庵拒绝的更爽快,连个理由都不给。

  后来还是去了香火稀薄的雾山寺,请到了三十个做法事的和尚。

  是以,柳家灵堂虽然布置的热闹,来奔丧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全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门小户。

  做法事的和尚,身上的僧衣补丁摞补丁,很是寒酸,看的柳老将军直皱眉头,这哪是给他来撑场面的,分明是来打脸的!

  反观荣国公府,请到了静慈庵上百女尼到府中做法事驱邪去晦,而且还是慧明师太亲自带领。

  荣国公府府内佛音缭绕,府门口则布施斋饭一日,说是要为子孙后代积福。

  静慈庵的斋饭向来限量供应,京城能吃的到的大都是些权贵人家,普通老百姓能抢得到的少之又少。

  于是乎荣国公府门口人山人海,整条荣英胡同挤满了人,胡同外的几条街也是人头攒动,几乎大半个京城的人都在往这边涌来。

  巡抚衙门和金吾卫也被惊动了,不得已出动了人马出来维持秩序,荣国公府的侍卫和小厮则在门前维持秩序。

  府门前的空地上一字摆开十几张桌子,上面一溜摆着热腾腾的十几盆斋饭。几案后面棚子下还坐着几个女尼,敲着木鱼,念着经文。

  几案旁是府里的小厮,手脚利索地拿着长勺,给排队的老百姓舀斋饭,每人一勺,碗筷自备。

  领到斋饭的人,有的就地吃掉,赞叹声不绝于耳。

  有的则用手捂着碗,要带回家给家中老小吃,沾一下福泽。

  从府里不断有小厮端着一盆盆的斋饭鱼贯而出,旁边有手执腰刀的侍卫护送。

  那浩浩荡荡的阵势让京城众位看官叹为观止,在排队领斋饭之余,又拿柳家那三十个雾山寺凑数的和尚作比较,言语间皆是对荣国公府的崇拜敬仰,和对柳家的鄙夷嘲讽。

  吃人嘴短,至理名言。

  不过半日功夫,荣国公府便成了慈善之家,柳氏被休弃便被猜测是德行有亏。说不定还是做了什么乌糟事,否则荣国公府为何无缘无故做法事?

  柳老将军本就对门前冷落很是气恼,听了街上的热闹传闻,更是怒火中烧,生生又吐了一口老血。

  幼菫不太理解柳家的做法,他们现在不应该低调行事吗,怎么还这般大张旗鼓,生怕人家不知道一般。

  萧甫山淡淡说道,“欲盖弥彰。”

  柳家想借此向世人向萧家表明他们的清白,还有他们的坦荡和愤怒,可过犹不及,反倒是露了怯,显得心虚。

  萧老夫人本就是信佛之人,跟着慧明师太念了半日的经,心绪慢慢安宁下来。

  午膳是老夫人和幼菫陪着慧明师太一起用的斋饭,慧明师太观幼菫对萧老夫人不冷不热,没了上次她来时的亲热,联想到躺在床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