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章 世子_万历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矿业发展、医疗资源等方面实施不同的政策,加以调整解决。

  但对于提前进京参加万历五年春闱的各地举子来说,看报纸除了感觉大开眼界之外,心里面对明年的春闱也猛打小鼓。

  这报纸上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圣贤书中何曾有一点答案。别说没答案,就是现在给他们一支笔,让他们这些没经过调查研究的举人去写这样一篇文稿,他们也写不出来。

  举子拿脚后跟想,明年的丁丑春闱出题肯定不会像万历二年那般简单。万历二年春闱殿试,皇帝出的防疫题,已经让天下举子在这三年里玩命苦练。但进京后看了报纸,这考生的心里都凉了半截子。——有那灵醒的,主动找到报社免费帮忙,也要看看这些报纸上的文章如何炮制。

  除了这些举子对已经开始变化的国家产生了陌生感,他们逐渐扭曲、行将破碎的世界观经历着冲击之外。大明宗室中的一位奇人,也在朱翊钧下旨之后,于万历五年正月入京觐见。

  因为是宗室,且辈分为朱翊钧的“皇叔”,朱翊钧在养心殿召见了太祖的九世孙,郑藩的第六代世子朱载堉。

  两人一见面,朱翊钧心里就有点小嫉妒——这朱载堉帅的不行,乃超级大帅哥一枚,一句话形容就是“皎如玉树临风前。”

  待朱载堉行了国礼,朱翊钧赐座。微笑道:“世子学究天人,朕仰慕已久,今日一见,果然如圭如璧。”

  朱载堉听了先谦虚了几句,朱翊钧又和他拉了几句家常,问郑王身体如何。

  朱载堉答道:“臣父王蒙先皇拨乱反正,归家后唯日夜叩谢天恩而已,身体还算康健。”

  朱翊钧听了道:“世子为鸣父冤,筑土室于宫门外,席藁独处十九年,诚孝感于天地。”朱载堉听皇帝提起这茬,脸上微微动容,但并无激动之色。

  朱载堉的父亲老郑王因上书劝谏世宗不要迷信道士,被世宗圈禁,隆庆元年才得到平反释放。

  朱翊钧面前的朱载堉因为深信其父朱厚烷无罪被圈,筑土室于宫门外,席藁独处十九年,从十五岁开始一直住到三十四岁,时人无不称颂。

  朱翊钧叹息了两声,道:“郑王父子两代,都是宗室表率,朕观览世宗时郑王进贡的《居敬》、《穷理》、《克己》、《存诚》等箴言书,尽述圭臬之语,奈何世宗不听,反降罪于郑王——郑王拳拳之心,皇考与朕都心感。”

  朱载堉听了这话,笑着回道:“臣父与臣都喜乐理,却不会媚上。然臣父虽居凤阳高墙,而亲手操缦谱稿,藏诸箧笥,还国以后,出示于臣的何止万言。”

  “臣在王宫外十九年,精研音律、历算,也不以为苦——皇上不必以此为念。臣父与臣等见皇上这些年励精图治,国政起衰振隳,无不感奋,为天下得明君而贺。”

  朱翊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