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卷天子家事第七章回京_逆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竟还是太偏远。

  没想到一场旱灾,既然会让太子想到迁都,如此大事,又怎能草草决定,众人一时都无言。

  “当然,此事非本宫能独断,只能先向父皇禀报,看父皇和朝中百官之意。”

  众人松了一口气,才想起此事还需要皇帝和众大臣决断,在场之人,恐怕都没有资格决定如此大事。

  杨勇心中有数,即使皇帝不愿意迁都,至少可以说服皇帝兴建洛阳为东都,这样与仁寿宫一东一西,皇帝又多了一个避暑的地方,还可以用体惜灾民地名义兴建,皇帝哪有不愿之理。

  既然要新开工程,外面那些百姓就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了,杨勇转向李纲道:“李爱卿,虽然山中不需要民夫,不过这些百姓既然进了山就不能不管,你可命人在宫前平地建立粥棚,每日施粥放赈。”

  “是。”李纲点了点头。

  唐令在旁边听得大急,粮食可是由他负责,连忙插话道:“殿下,眼下进山地百姓不多,若是施粥当然可行,若是以后百姓愈来愈多该如何是好?”

  吕沐霖接口道:“唐大人放心,不会越来越多,等到新建洛阳宫政策定下来,

  然可以结束施粥,引导他们回京参加招聘民夫地报名

  杨勇微微颌首:“不错,正是如此,百姓淳扑,好吃懒做者毕竟是少数,只要支持到朝庭招工的布告出来即可!”

  “是,卑职明白了。”太子既然如此说的这么清楚,唐令若还想找借口那就是太没眼色了,只是低声嘀咕了一句:“便宜那些穷鬼了。”

  有了解决旱灾的办法,杨勇顿时大感轻松,从京城一路骑马赶了一百多里,身体也已经疲累,加上天色快黑,杨勇无心再视察,带着众人返回。

  以往杨勇每次过来,至少要在山中呆上三四天,才能走马观花参观完仁寿宫一遍,这次却没有了心思,第二天一大早,杨勇马上带人匆匆返回京城。

  崇德殿西苑,大隋的开国皇帝毫无风度叉着双腿坐在一张石凳上,身后两名宫女拼命的替他打着扇子,眼下已经日头偏西,空气中的热度却丝毫没有下降,那边大兴殿传来地阵阵诵经声让杨坚更是心烦意乱。

  尽管头上有高大的槐树遮阴,杨坚还是觉得身上热得难受,看着就坐在他不远处静静看书的独孤氏,杨坚惊奇的道:“皇后难道不怕热。”

  独孤氏放下手中的书本,她此时已年过四旬,虽然芳华不再,只是独孤氏本来就是贵女,十余年的皇后生涯培养更是让她一举一动都充满贵气,看着丈夫毫无皇帝的之态,不由展颜一笑:“皇上,心静自然凉,皇上静不下心来,当然怕热。”

  “风大点,风大点。”对着身后的宫女说了两句,杨坚才转向独孤氏:“心静,眼下京城前所未有地大旱,而大兴寺地高僧也求不来雨,朕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