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八章 今日马拉维_黑夜将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乎独裁的统治。在人民进步运动党成为执政党后,便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商界大鳄开始向马拉维注资,以纯粹亏本的方式进行投资,在资本大鳄们与当地政府的洽谈中,有意将马拉维打造成一个以农业为过渡,集工业与旅游业于一体的新型高福利国家。

  在资本的强大力量运作之下,新生活的希望开始以利隆圭为中心向四周扩散,马拉维各处都开始兴建学校、福利院、工厂和商业街。

  适龄儿童只需要签订一份毕业后接受工作分配的协议,就能免去全额学费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就读,学习一门养活自己的技艺,其中头脑聪明且表现良好的孩子还能接受更多免费的教育,只要愿意付出努力,将来或许能够考上大学。

  当新执政党主席马克·卡聪加宣布这一消息时,他老迈粗犷的声音对马拉维千千万万饱受贫穷折磨的家庭而言,无异于天籁之音。

  即便是那些不喜欢学习的孩子,也争着抢着要去学校读书,因为学校食堂能让他们每天都吃到一顿饱饭,而更多的孩子,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倾尽所有也要努力抓住。他们像疯子一样赶到由集装箱制成的教室里,用尽所有力气努力学习,就像一颗颗从岩石地下顽强生长的小草芽,以感动世界的勇气克服一切困难。

  讲述故事的西方记者用不怎么标准的英语向黄恺靖描述了这一景象:兴建学校不仅需要资金,还需要时间和师资,短短时间内马拉维开设的简陋学堂并不算多,有些村落的孩子要上学,就要赶十几里甚至几十里路,他们买不起鞋,只能带着类似背篓的行囊,装着混了泥巴的干粮和暴晒成肉干的鼠串,赤脚跑过几十里路赶到学校,然后在学校度过五天时间,下课以后借着月光做功课,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睡大街,喝脏水,等到周末再赶回家,到田野里抓老鼠。

  “看看这个。”西方记者递给黄恺靖一张照片,照片上几个背着行囊的孩子正在赶路,身后带着血迹的脚印连成一条长线,从摄影师给出的特写能看出,他们的脚掌磨得鲜血淋漓,脚掌里深深地嵌着细小的碎石砂砾。

  黄恺靖捏住照片的手指微微颤抖,莫名而来的鼻酸让他皱了皱鼻头。

  曾经,在华夏也有许多像这样的孩子,倔强地忍耐着常人无法承受的痛楚去求学,他们坚信知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他们之中的某些人改变了华夏的命运。

  “上帝保佑这些孩子。”西方记者灌下一大口棕啤,感叹道,“这张照片足够让我拿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奖项了,估计再过几个月,照片上的景象就不会再出现了,联合国已经开始注意马拉维,不断加大援助力量,很快孩子们就都能领到免费的衣物和鞋子,学校附近也会兴建宿舍区,先做集装箱,再做砖房……”

  黄恺靖轻轻放下照片,转头看向窗外,目光飘向远处的总统府。

  总统府内,一位白发黑肤的老人穿着马拉维传统服饰,站在一处阳台上眺望远方。

  “穆塔,穆塔,我的孩子……”他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你做到了,你看到了吗?你看到今天的马拉维了吗?”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