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零七章 定点爆破技术_大明工业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的利国利民地方,把几百上千人的事情只用一名工人就能完成。

  不仅为工业品的生产节约了大量的成本,还能极大的提高工人的月钱。

  以后大明建立的各种各样工厂,是要走向世界的,并且要用工业统治整个世界。

  所需的熟工数以千万计,到那时只会出现熟工的缺口,不会出现老百姓没有饭吃的情况。

  蒸汽工厂的建立,需要的熟工和技术性人才也要跟上,尤其爆破车间,需要专业的定点爆破技术人员。

  马由桂手里有这方面的培养资料,就想着建立一座工业学堂。

  开始培养耐火材料工厂的定点爆破工人,同样也要对以后做打算了。

  建立工业的数理化教育体系。

  黄宗羲明白马由桂给他说这句话的意思,让他兼任军器局十来个厂作的铁厂,兼任水力纺纱厂、耐火材料工厂等等大总管还不够。

  还想让他继续兼任工业学堂的总讲师。

  黄宗羲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再兼任一个工业学堂的总讲师也没什么,依旧是游刃有余。

  只不过这样一来,在时间上就照不顾不过来了。

  每天把军器局的各个厂作,各个蒸汽工厂管理的井井有条,已经耗费了他几乎所有的时间。

  工业派的教育体系建立,不仅要投入大量的银子,更需要总讲师和讲师们投入大量的时间。

  尤其是这个时间,相比较银子来说,投入的还要更为巨大。

  黄宗羲现在最缺的恰恰就是时间了。

  黄宗羲很感恩马由桂对他的这份信任,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就不能耽误工业派的教育体系了:“黄某实在是走不开。”

  “不过却可以给大使介绍一个人,这个人比黄某还适合当工业学堂的总讲师,甚至可以说是全大明最合适的一个人选。”

  黄宗羲可是一个人形百度,他在脑子里转了一圈,基本上把他所知的人才在脑子里过来过了一遍。

  不仅是过了一遍,还进行了各项数据对比。

  人形百度所说的全大明最合适,马由桂顿时就来了兴趣。

  黄宗羲指京城的方向,认真的说道:“这个人大使倒也认识。”

  “六部主事宋应星。”

  马由桂听到宋应星这个名字,不禁点了点头,宋运星和孙元化等人同样都是学贯中西的,都是大明年间的大科学家。

  有一点不同的是,孙元化等人都是专精某一个方面。

  就拿侍郎孙元化来说,对于火炮的研究无人能出其右,堪称大明第一人。

  焦勖对于枪械方面的研究,也是没人能够超过他,堪称大明第一枪械大家。

  宋应星的优点在于他知识的广博,他编写那边《天工开物》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科技百科全书,涉及机械、火药、染色等等方面。

  那还是没有经过马由桂的培养,没经过现代数理化知识培养的宋应星,就达到了那种高度。

  如果经过西方积累了几百年的知识结晶的培养。

  马由桂不禁为南洋的各个东印度公司感到悲哀了。

  宋应星依靠自己的摸索,就能达到那样的高度,确实是主导工业学派教育体系的最合适人选。

  这件事事不宜迟,马由桂准备把耐火材料工厂的事情处理完,立即去找宋应星把工业学堂的雏形先搭建起来。

  有了工业学堂以后,不仅可以培养定点爆破的技术人员。

  维修蒸汽机、蒸汽纺纱机、飞梭织布机等等的技术人员,也可以进行培养了。

  技术的培养还只是一方面,另外更重要的一方面,要在大明一步步进推行现代化的数理化教育。

  让那些把聪明才智放在八股文上的大明菁英,全部放在研究各种科技,推动大明的工业化进程。

  未来的工业机械、化工、电力、材料等等各方面,所需要的发明数以万计。

  单靠马由桂一个人,就算是把他累死了,也不可能一个人研究出来全部的科技。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