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太平府赈灾_大明工业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召集秘书处众秘书,就如何在太平府治下开展赈灾进行探讨。

  秘书处秘书柳烈盛,神情严肃道:“秘书长,经过前段时间我秘书处,在太平府治下进行的调查。”

  “受江面混凝土大桥修筑,生活在江面混凝土大桥周围的州县灾民,如今基本上已经摆脱贫瘠困扰,这对于我们工业派接下来的赈灾,称得上是一件好事情。”

  一直以来,工业派官员到地方受灾之地,为了确保这些地方灾民,不会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工业派多会用以劳赈灾的模式进行。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工业派秘书处秘书长方以智道:“虽说这江面混凝土大桥,附近州县的百姓,我们工业派不用再过多的操心赈灾事宜。”

  “但是那些掌控在东林党官员治下,受灾严重的地方百姓,我们工业派必须要尽快想办法,让他们心中重新焕发出对生的希望。”

  “在地方赈灾,安抚灾民永远只是最初的措施,真正让这些灾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尽快投入到生产中,那才是杜绝贫瘠的根本。”

  秘书处秘书郑国权道:“秘书长说的不错,这该死的东林党官员,当真是一群自私自利的家伙。”

  “自太平府治下地龙翻身发生以后,尤其是在得知我们工业派,负责赈灾事宜后,那根本就对于那些灾民是不管不顾。”

  “如今不知有多少灾民,被这东林党官员联合地方乡绅,夺走了名下赖以生存的土地。”

  “如果说我们工业派,不尽快站出来对此事进行干预,恐要不了多久的时间,这太平府治下就彻底成为他们东林党的私产。”

  每逢地方遭受大灾,虽说这对于地方百姓来说,对于大明朝廷来说,并非是一件好的事情。

  但是对于这些东林党官员来说,却是他们内心深处最为激动的时候,毕竟有了灾害,就代表着他们东林党官员,有机会大肆去捞取银子,掠夺地方百姓的财富田产。

  若非是这样一种情况,那这些东林党官员的手里,怎么可能会拥有这么多的土地?

  要知道在大明治下,这读书人名下的田产,那是不需要缴纳赋税的。

  这也是大明国库为什么收上来的赋税,呈现年年递减的情况,倘若不是工业派不断缴纳赋税,恐这样的赋税值将会更低。

  工业派秘书处秘书长方以智,挥了挥手说道:“对于这些现状,我们秘书处暂时不加以评价。”

  “按照我心中的想法,此次我们秘书处在太平府治下,开辟三十处灾民点,对地方灾民形成有效覆盖。”

  “待这些灾民点筹建起来以后,就对这些没有粮食生存的灾民,进行小批量、多频次的分发粮食。”

  “如此一来,就算是这东林党官员再想通过地方乡绅,去不断掠夺太平府治下灾民,这手里面的土地,那已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经过这些年的赈灾经验,工业派每到一地负责赈灾事宜,从来都不会一次性给地方灾民分发全部粮食。

  说到底这些受灾的地方,多半是在这东林党官员的掌控范围之内,如果说这些东林党官员,心生歹意,那最终受苦的还是这些可怜的地方灾民。

  毕竟解决不了实力强大的工业派,可是想要对付这些蝼蚁一般的灾民,那还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有了工业派秘书处秘书长方以智的指挥,这秘书处的一应秘书,便每个人全权负责几处地方灾民点,不管这灾民点内发生任何事情,他们都需要第一时间出面解决。

  至于工业派秘书处秘书长方以智,这全面掌控这太平府治下赈灾大局。

  因为有工业派秘书处秘书长方以智的出动,这使得原本处于崩溃边缘的太平府治下,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发生着改变。

  原本对于生活没有希望的地方灾民,这眼睛里渐渐的也有了光彩,有道是好死不如赖活着。

  相信不管是谁,在有生的希望时,这心中都不会去求死。

  解决了太平府治下灾民吃的问题,他们工业派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