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一章 去东厂找人帮忙_大明工业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幕僚说的那样,只有手里掌握更多的边军以后投靠八旗兵才能在那里拥有更高的地位。

  不管什么手段,都不可能在短时间挣来十万两白银,操纵京城的纱锭倒是一个好办法。

  孔延训点了点头,算是赞同了这个谋划,为人谨慎的他还是说了一句:“不过咱们只有一个月的期限,虽然辽东拖欠粮饷是常有的事情,但时间也不能太长。”

  “银子运到辽东也需要不短的时间,再加上咱们拖了一个月的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如果超过这一个月的期限,事情肯定会败露,到时候咱们俩谁也逃脱不了干系。”

  一个月的时间也足够了,借助西法党这件事先打压了西法党,等着苏商服软。

  只要苏商先以高出一成的价钱买了纱锭,有了他的带头,其他江南各地的商人们也都会跟着用高出一成的价钱买了。

  如果这些江南商人不买的话,江南作坊里的织布机就没有纱锭可用了。

  送往孔有德这一派系的军饷,明天就准备运出京城了,孔延训已经下定了主意做事就十分的干净利落。

  不再迟疑了,立即带着几名亲随赶往了押送军饷的军营,找到了负责接送军饷的那名游击将军。

  游击将军就是孔有德的亲信,哪里敢违背孔家长子的意思,二话不说把军饷全部偷偷留了下来,那些木箱子里装着石头运送往了辽东。

  几天后,京城出现了一位买纱锭的大商人,在短短几天内吃下了京城所有的纱锭。

  这让过来买纱锭的江南商人们彻底傻了眼,全都是急的上火,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马由桂知道这件事以后,立即找到了黄宗羲商量了一番,两人都觉得应该是孔延训做的手脚。

  只要孔延训吃下了京城现有的纱锭,就断绝了西法党交出五万纱锭的最后一条退路,从一些见利忘义的东林党官员手里高价买走纱锭。

  马由桂坐在铳炮厂的官署大堂,无奈笑道:“这个孔延训恐怕是不知道,咱们根本就不需要去买。”

  “十台水力纺纱机一个月的时间能够产出六万锭纱,别说是五万纱锭,就算是六万纱锭也是拿得出来。”

  黄宗羲从这里面察觉到了一丝不对,皱着眉头说道:“京城作为纱线的主要出产地,纺纱作坊多如牛毛。”

  “再加上现在刚好是储存了几个月的纱锭,等着江南商人过来买。”

  “这么说来的话,京城现在市面上所有的纱锭,数目一定极其的庞大。”

  “孔延训的家底再是腰缠万贯,但他绝对没有那么多的现银,买走京城市面上所有的纱锭。”

  马由桂和黄宗羲都明白一件事,要想买走京城市面上所有的纱锭,少说也需要上百万两白银。

  就算是黄河以北最有钱的大晋商,短时间内拿出一百万两现银来也是不太现实,何况是家里又不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