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九章 挑选厂房地点_大明工业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厂房了,带上两名人高马大的弟弟走出了铳炮厂。

  马由桂走出铳炮厂以后,没有在京城里面停留,一直走出了京城走向了位于京郊的村子。

  京城附近一共有三条大河,一条是永定河,一条是京杭大运河,还有一条叫做潮河。

  马由桂想也没想就把京杭大运河给剔除了,京杭大运河作为大明的漕运要道,每天来来往往很多的船只极其的繁忙。

  就不能选择京杭大运河了,这样很有可能就会被人发现纺纱厂,能选择的就是永定河和潮河了。

  马由桂想了想也把潮河给去掉了,因为潮河距离马家宗祠所在的村子比较远,明显也是不符合安全的条件。

  剩下的就只能选择永定河了,马由桂清楚的记着永定河的情况,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河流足够湍急,有着足够的水利资源利用。

  另一方面马家宗祠所在的清河村,就在永宁河的附近,那两百名马家军的宗祠大部分也是永定河的两岸。

  这样一来安全问题就解决了,相当于把纺纱厂建立在自己的势力范围里面,万一有了什么问题只要招呼一声就能冲出来大批宗祠里的男丁。

  这也是马由桂一定要拿下铳炮厂把总的原因,不仅涉及到铳炮厂的安危,还涉及到纺纱厂的安危。

  京城到马家宗祠所在的清河村也不近,等到马由桂走到清河村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马由桂就带着两个弟弟回家睡觉了,等到第二天早上起来,一大清早就带着两个弟弟出去了。

  顺着乡野土路走向了清河村的西面,走了大概一炷香的路程,听见了湍急的水流声。

  又走了大概一百多步,马由桂的眼前就出现了一条很宽的大河,这就是那条流经三个省的永定河了。

  由于水力纺纱机的厂房要建立在永定河岸边在水面上,所以对河床有一定的要求。

  岸边的河床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马由桂就拿着一根竹竿沿着永定河不停的去试。

  终于在距离一里外的地方,这个位置正好也靠近马家宗祠,找到了一处最为合适的厂房地点。

  最让马由桂满意的地方,就是这处河岸的岸边长着大片的灌木树林,密集到和热带雨林有的一拼了。

  这可就是天然的防护屏障了,相当于纺纱厂外面有一片天然的拒马,马由桂顺着这片密集的灌木树林走了一圈。

  灌木树林的长度也让他很满意,前后加起来足足有十几里地,穿过了七八个村子,宽度方面也足够,宽约几里。

  不仅清河村的岸边长着大片的灌木树林,就连河对岸焦家所在的村子岸边也长着大片的灌木树林,还能防止其他人从河对岸观望纺纱厂了。

  纺纱厂的地点选好了,接下来就是买一块土地了,按照马由桂的想法是把河两岸绵延十几里的土地全买下来。

  这样一来就成了马由桂的私人庄田,只要有外人敢靠近,可以让纺纱厂的护院把外人驱逐出去。

  但河两岸的这些土地加起来足足有两万亩左右,就凭马由桂手里的一百两银子,显示买不了那么多的土地。

  挑好了厂房地点,马由桂带着两个弟弟走向了县城,因为他那身吏服的原因,守在门口的官兵直接就让他进去了,没有索要进城的银子。

  顺着大街一直走向了本县的县衙,来到县衙门口,马由桂拱手道:“还请门房进去通报一声,就说冲炮厂马由桂过来拜会。”

  一般县衙的门房最讲究一个消息灵通了,万一冲撞了不该冲撞的人,就给县衙的官老爷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谁不知道马由桂的大名,那可是三班六房的一把手和众多小吏们都去送礼的铳炮厂贴厂。

  门房慌忙说道:“马贴厂哪里需要通报,赶紧进。”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