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九十七章 工业派的瓷器_大明工业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步,在于所处时代科技的水平,想要让自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那么就必须从心底里去正视科学。

  而不是把它当做是奇技淫巧。

  六部主事宋应星点点头道:“崇文讲的的确没错,现在我这心中,对于瓷器还有着诸多疑惑。”

  “但是自从在瓷器工厂见了流水线作业后,才发现这中间有很多环节,那都不过是故弄玄虚的存在。”

  “之前大明各处的官窑,生产出来的瓷器有限,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各官窑的老匠人,他们严防死守自己的那点技术。”

  “总认为最后这点技术,一旦让被人学会了,那么就会让自己失去这饭碗,甚至整个家族都失去这个饭碗。”

  “可殊不知正是他们这样的想法,使得大明的科技水平,一直都停留在某一节点徘徊着。”

  自从跟在马由桂身边做事,六部主事宋应星的想法,发生着天翻地覆的改变。

  社会的财富是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

  它并不是你靠积攒那几两银子,就可以凭空创造出来的财富。

  为什么马由桂一直都在,坚定不移的走兴建工厂这条道路?

  因为在马由桂的心中很清楚,想要让大明结构发生转变,就需要有一定基数的工业基础。

  只有有了这工业基础托底,才能确保大明在面对灾害时,能够顽强的应对各种劫难。

  正如兴建棉纺织厂,可以让大明的棉布产量大幅度提升,这样就可以使得大明百姓,不会因为寒冷的天气而被冻死。

  同样过高的棉布需求,也必然会使得纺织棉布的原棉需求大幅度提升,这连带着就会使得种植棉花的百姓就会增多。

  而在这样循环的过程中,各个参与其中的百姓群体,都会赚取到属于他那份银子。

  这就是兴建工业所带来的财富变动。

  马由桂道:“因为我们对瓷器的生产,进行了非常标准的规划分属,这使得瓷器的产出比例大幅度提升。”

  “这相比较于那些传统意义的瓷器作坊,我们瓷器工厂就占据着巨大的优势。”

  “同样是开一座瓷窑,就因为我们瓷器工厂,严格按照生产标准制作瓷坯。”

  “就会使得那制作不一的瓷器作坊,远比不上我们瓷器工厂的成品率高。”

  “再加上我们瓷器工厂,对于各个品类的瓷器,皆有着严格的瓷窑烧制火温,这就更进一步的提升成品率。”

  “而传统的瓷器作坊,因为瓷窑控制火温的,全凭借火工的多年经验,但这并不能出现绝对的成功。”

  “一旦说这中间出现些许的差错,轻则会使得半数瓷器被烧毁,严重的更是让整座瓷窑的瓷器被烧毁。”

  “日积月累之下,两者间的差距就彻底体现出来了。”

  马由桂详细讲出了瓷器工厂的优点,虽说流水线生产的瓷器,或许会缺少那一丝独特的韵味。

  但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