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两千三百八十一章 辽东时局_大明工业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崇武,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我军能牢牢掌控现有局势,与你们的付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虽说此前与建奴大军的一战,他们大明边军,收复了镇江堡重镇,并获取了最终的胜利。

  但是在此前的一战中,他们大明边军亦损失不少,尤其是作为主力的工业派军队,面对三十余万众建奴大军的猛攻,也承受了不小的损失。

  当前屯驻辽东前线的工业派军队,超过半数是从陆战队转调过来的,为的就是确保前线局势的稳定。

  总兵官马国藩此时道:“督师,但当前我大明边军,麾下军械火器损毁严重,此事必须要设法解决啊。”

  “如果说此事不能解决的话,一旦建奴知晓我军在海州卫、大片岭关一带,所驻兵马缺少军械火器,必然是会发动攻势的。”

  广宁总督孙传庭轻叹道:“此事本督又如何不知呢?若非是这样的话,本督也不会舍下督府事宜,前来这前线视察。”

  “此前本督已然向朝廷上表奏疏,言明我大明边军,当前所处的境遇,只是至今为止,却没有任何音讯。”

  “一切果真像崇文所言,镇江堡大捷给朝中那帮东林党人,所带来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为了阻止工业派进一步发展,他们就会千方百计的阻止,我们这屯驻前线的大明边军。”

  其实在很早以前,广宁总督孙传庭,已然对工业派的执政理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且在治理所收复的疆域时,亦做出工业派此前治理地方的种种,并且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

  错非是这样的话,想要让从大明疆域中割裂许久的辽西之地,再度焕发以往的势头,那没有十载是不可能的事情。

  总兵官马国藩,眉头紧蹙道:“这帮该死的东林党人,的确能做出这样不顾大明社稷的事情。”

  “现在我大明边军,需要驻守的防线实在是太大了,虽说这让我军占据大势,但另一面却限制住了我们的兵马。”

  “如果说能够趁早解决军械火器的话,那我军便可筹谋攻打定辽卫重镇,如此我军才算真正占据主动。”

  作为工业派麾下大将,其战略眼光是非常高超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工部尚书马由桂,才会在一开始的时候,将他遣派到大明边军麾下。

  此前大明在辽东前线站稳脚跟时,工部尚书马由桂,就果断放弃了派系林立的山海关防线。

  与其让麾下精锐之师,在这里白白浪费时间,倒不如让他们去往第一线,与凶悍的建奴交锋。

  广宁总督孙传庭道:“再好的筹谋,若是没有朝廷的支持,那都是建立在空中的楼阁。”

  “为了削弱建奴的国力,这些时日我们迁移走了数百万地方百姓,这期间产生的耗费,实在是太大了。”

  “而且如何安置这些地方百姓,也是件非常头疼的事情,督府所备的那些钱粮,堪堪够稳定住民心不动。”

  “在辽东之地这盘大棋上,边军的发展只是一头,后方治下的发展,同样也占据着极大的比重。”

  “虽说本督这心中,非常想多倾斜边军这一边,但若是后方治下的梳理,没有安排到位的话,那同样也会影响到,全面收复辽东的战略部署。”

  处在不同的位置,这需要考虑的事情就不同。

  对前线战场的各总兵官而言,他们只想多解决军械火器,以达到反攻建奴的战术目的。

  但对广宁总督孙传庭而言,他需要兼顾到地方发展,毕竟供应这么庞大的军队,粮草、军服用度等等,那都是非常大的开支。

  如果说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治下,别说是反攻建奴了,就算是稳定前方防线,那都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大明边军能有今日的发展,那离不开广宁总督孙传庭,这些年在背后的默默付出。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