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4章 挑大粪_给病秧子冲喜后,我双胎了林水瑶程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水瑶到家后,去小作坊给女工们放了半天假,回来洗了手就进灶屋帮忙。

  今天人多,程婆子早早就煮了一大锅饭,四郎媳妇也在灶台边转。

  林水瑶刚把做元宵的糯米面和上,程芳芝便跟过来,说是打下手。

  灶屋不算太宽敞,几个大人往里一塞,基本就没剩多少空间了。

  程大郎程二郎两兄弟去挑水,二郎媳妇帮不上忙,程婆子让她打了热水去堂屋给男人们泡茶。

  天气不错,太爷又把程老爹的躺椅搬出来,瘫在上面惬意地晒着太阳,时不时掀开一条眼缝儿,看几个小的在院里你追我赶打成一片。

  虽然他什么都不记得,但这种农家小院儿里过节的热闹场景,他似乎从来不曾得见过,更不曾感受过。

  林水瑶他们去镇上也没提,程老爹是回来才得知家里多了个老爷子。

  他没在堂屋多待,很快就搬了个凳子出来陪老爷子说话。

  老爷子须发尽白,面貌却精神,耳朵也好使。

  程老爹坐他旁边,问:“老爷子,我们家的饮食,你还吃得惯不?”

  先前进门就打过照面,太爷知道这位是老程家的当家人,他点点头,说吃得惯,“孙媳妇儿手艺挺好的。”

  程老爹道:“您要有不习惯的地方,只管提出来,不爱吃的,以后就不让她们做。”

  太爷的情况,程婆子都跟他说了,脑子被撞坏,什么都不记得,偏偏认了五郎当孙子,是跟着五郎回来的。

  俩人正说着话,外面来了辆马车。

  是荀院长带着高侍卫来给程家送节礼了。

  富贵圈子里的节礼,跟庄户人家拎块腊肉提俩鸡蛋不同。

  来的是银耳燕窝百年人参。

  大概是觉得不够接地气,荀院长又另让人拉了一板车上等粳米和白面来。

  这地气儿接的,程婆子直接给整蒙圈了。

  林水瑶听说后,往围兜上擦擦手出来,就见高侍卫手里捧着四五个用缎带打包好的礼盒,身后还有一板车米面,当下惊得够呛。

  荀院长说:“太爷不肯跟我们回去,只能劳烦你们家多多照顾伺候,今天元宵节,这些是我们的一点儿心意,还请笑纳。”

  人是五郎小两口带回来的,一直也是五郎媳妇儿在伺候。

  这些东西要不要,还得五郎媳妇儿自个说了算。

  程婆子便没吭声,只是给林水瑶递了个眼色。

  林水瑶瞬间明白了婆婆的意思,她望向荀院长,“其实太爷在我们家吃不了多少,你们不必送这么多东西来,况且……”

  那什么燕窝人参的,她连见都没见过,更别说做了。

  这时,太爷突然出声,“孙媳妇儿,他给你你就收下得了,有便宜不占,你傻的吗?”

  最终,是太爷出面,替林水瑶收下了所有的东西。

  见荀院长杵在那儿,太爷眉头一皱,“还不走,等着吃我鞋底子?”

  这用完人就踹的性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