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7章 配享太庙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力加强情报收集。

  当野台滩北山之战的消息被镇抚司八百里加急传回洛阳,君臣们听说秦琅以三万众败二十五万吐谷浑军,硬生生的解了刘兰成之围,个个惊的目瞪口呆。

  实在是这情报有些太惊人,三万败二十五万,听这标题就能让人震惊不已。可就算看了详细内容,都能让人不敢置信。正面硬战,三万打十五万,结果还打赢了。

  朝中上下,一时对指挥了这场野马滩北山之战大胜的秦琅,全都给予了高超的评价,李世民甚至拿着仅有的情报,组织南北衙一众在洛阳的高级将领们,进行沙盘复盘,推演了许多次后,依然认为这仗赢的非常不容易,秦琅完全就是发挥出了名将水平。

  皇帝激动之下,给秦琅超拜太子太师,增加实食封通前共两千三百户,甚至特颁诏令,给予秦琅死后配享太庙,陪葬昭陵的无上荣耀。

  太庙是皇家的宗庙,里面有皇帝的祖先们,大唐立国时,太庙是祭祀五世,实际则是立有四庙,太祖庙是空置的。

  唐代太庙制度沿用于隋,讲究的是太祖以功建,昭穆以亲崇,有功百代而不迁,亲尽五世而斩。

  在这种制度下,本来唐代太庙里的太祖应当是李虎,大唐的唐,就是他得到的封号,只不过唐开国时祭祀的四位皇帝,李虎辈份不高,所以没把他摆在太祖的位置上,而是左昭右穆,祭祀四庙,空出了太祖位。

  按隋制,祭祀五庙,也就是太庙正庙里只祭祀五位皇帝,增添一位,就要迁出一位到左右夹室里去,那些有大功的皇帝不迁,比如开国的,比得得国号的,如唐国公李虎,或开国皇帝李渊。

  其它的皇帝,比如说李渊的父亲李昞,若是将来新皇帝进去,就得把他迁出去。

  太庙祭祀,讲究是每年四时祭,一四七十一月各祭祀一次,大祭则是三年一袷,五年一禘,每一年要祭祀四次,每三五年还要大祭一次,皇帝要率百官群臣去太庙祭。

  太庙里只有五位皇帝可享受这种高等级祭祀,王朝久了,没什么特别突出贡献的皇帝,都会渐渐移到两边夹室里,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另外,会对王朝那些特别有功劳的大臣,给予出配享太庙的资格,就是做为臣子死后,也能立个塑像坐在太庙里。

  每一朝皇帝,都会有几个配享的大功臣。

  而每年四时祭,和三五年的大祭祀时,这些配享太庙的功臣,一样能够享受到皇帝亲自跪拜的礼仪,百官也要跪拜。

  做为一个臣子,能让王朝的皇帝们跪拜,这在封建时代来说,确实已经是最高最高的规格了,而这样的待遇,每一个皇帝时,顶多三五个功臣能得到这待遇。

  大唐因为立国才十来年,虽说已经两朝了,可开国皇帝现在是太上皇,还没死,他都还没进太庙,又是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