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 二圣就擒大宋亡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失人心当然是关键。

  但同军承诺破城之后随军青壮皆可分到若干粮食,有功者还可获得土地奖赏,才是百姓们忘记恐惧,自愿跟随同军推翻大宋朝廷的主要原因。

  为了做成此事,岳飞不仅与士师康达统一了意见,还提前派出快马向已经进入郑州的皇帝作了专题汇报。

  同宋两国国情差异极大,大同帝国每取一地,都会开展旨在推翻原有顶层食利者的社会改革。

  还要清理前朝遗留官田、无主田和罚没田等田产,并将其使用权重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中下户。

  此番,待大同帝国灭亡了赵宋王朝,新取之地的官府肯定要开展以上工作,并对遭清野破家的贫苦百姓进行赈济。

  所以,岳飞此举不断没有违反军纪,还将原本需要在战后要花大量精力来做得民政工作与攻城战结合在一起做,一举多得,效果更好。

  为此,正乾皇帝特意下诏表彰了能文能武的岳师正,并正式授予其人攻取临安的指挥权。

  岳飞之前故意放慢行军速度,就是边行军边对前来攻城的百姓进行编伍。

  磨刀不误砍柴工,提前准备的这些工作是值得的。

  其部一个骑兵加强师和两个步兵师,再加上应召前来的南阳府青壮,总数近四万人,在临安城下展开立营后,城中守军的士气便急剧下降。

  同军的威武雄壮就不用说了,更吸引守军注意力是随行的南阳青壮。

  招募青壮之前,岳飞就已经挑明,不需要他们充当炮灰掩护同军攻城。

  他们的任务是轮流到临安城前,如实控诉腐朽无能的赵宋朝廷如何背弃百姓。

  这些青壮只经过简单编伍和几日行军锻炼,并不足以脱胎换骨。

  可是,有岳飞的严密组织,又有同军官兵的示范帮带,更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来,百姓们的精神面貌和组织性都要远超临安城墙上的宋军。

  若是给他们换上统一的军装,守军甚至会将其当成同军的二线部队。

  岳飞以青壮原本各自原本的村集为组进行编伍,每组都有一面稍显夸张的大旗,绣着他们的具体乡贯,让临安守军在城墙上都能看得很清楚。

  如果说青壮和旗帜还可以假扮的话,百姓们独特的南阳口音,以及各自讲述的赵宋朝廷这些年在他们家乡所做的恶事,则几无造假的可能。

  同宋两军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在同军重炮的威胁下,士气低下的临安守军根本不敢出城反击,只能任由青壮们在远程武器射程以外喊话。

  而大宋军队一再被大同军队击溃,导致其兵员淘汰很快,更新的速度也快。

  如今,临安城中仅剩的两万余殿前司官兵,差不多有四成是南阳人,或者已经在南阳扎下了根,青壮们的喊话对他们的士气打击极大。

  尽管将官吩咐士卒以战鼓之声干扰百姓们的喊话,但兵卒们都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