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八章 望北城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管护院,还是管事,都是家仆之流,生生世世都要被宗族捆绑在一起。

  也就是同舟社逼迫韩氏分宗,并给予其下层和其他人同等的谋生机会,像韩茂这种底层才有可能获得当代就改变出身的机会。

  韩茂很珍惜这个机会,也真诚感激赐予自己机会的皇帝,才会主动揽下责任。

  徐泽带兵多年,非常清楚险要地形对军事行动的影响上下限,当然不会这么糊涂。

  文德县北部的游牧民并没有及时向官府上报有辽人或金人南下,但没人汇报不代表没有这种情况发生。

  总体而言,大同对文德县北面的掌控还不严密,存在着很严重的漏洞。

  这也是武松对奉圣州最不放心的地方,调离时再三向徐泽表达对此处的担忧。

  “长城这么长,又如此残破,防不住小股人马向南渗透很正常,你们最主要的任务是在敌人大规模南下时及时示警,已经做得很好,不须自责!”

  “谢陛下!”

  慰问了一线驻防官兵后,徐泽便带人下了山,却没有顺原路直接回文德县。

  在张清的引领下,一行人顺着山间小道,来到野狐岭至断云岭的中段稍靠东北处的一片山间开阔地(大略是后世张家口的西面)。

  此地的北面是野狐岭,西面是爱阳川与羊河的汇合处,南面是高耸入云的断云岭,东面是南北转为东西走向的长城。

  “不错,此处确实可以担负起连接野狐岭和文德县的重任,立泉(张清表字)有心了,就在这里筑城吧。”

  针对野狐岭隘口孤悬的事实,武松提议在文德县以北再筑一寨,连接南北,以增强奉圣州对长城以内地区的控制。

  中原王朝对北面政权的防备,从来都不是安排几十万大军沿着长城铺开。

  北方游牧政权最大的特点就“游”,行踪飘忽不定,什么时候会南下,集结多少兵马,在哪里越过长城等等,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若是在万里长城上均衡分布兵力,将起不到半点作用,也没有哪一朝的国力经得起这样长期消耗。

  惯用的做法是逐段设置观察警戒哨(烽火台),再在长城的关隘和内线险点位置筑城,用以阻挡游牧政权的大军行动。

  所以,中原王朝和游牧政权在长城沿线的争夺战,基本围绕关城来展开。

  金国并不是游牧政权,却掌握着骑兵优势,而同金两国边境的长城残破,防御作用严重削弱。

  但刚刚立国的大同政权不可能劳民伤财大修长城,徐泽也不会被动防守不知道在何处发起进攻的金军骑兵,他更愿意采取积极的进攻战略。

  但这一战略的前提是自身不能有明显的漏洞,影响西线稳定的奉圣州更是如此。

  由是,徐泽同意了武松的建议,并将城池选址的任务交给了张清。

  其人这次出巡,便是了解奉圣州的攻防态势,以便于自己订立下一步的战略。

  前番,徐泽安排解珍送耶律大石从龙门县出塞,除了此处更靠近上京道之外,也有不想让耶律大石掌握文德县至野狐岭一线形势。

  皇帝同意了自己的选址,张清立即顺杆爬。

  “还请陛下为新城赐名。”

  “就叫望北城吧。”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