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 鹏举初鸣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视线却移到了桑干河的东岸,那里正有两队辽军探马在来回游弋,监视同军的动向。

  “上游的情况怎么样?”

  这个时代,大军渡河的威胁,除了来自河对岸的敌军阻截外,还有上游筑坝引起的水位急剧变化等因素。

  因此,大军渡河前先在上游布置警戒,乃是同军师营级掌兵官必修常识,出身斥候营的师正时迁自然不会在这事上犯迷糊,其人接过话茬。

  “属下派了一个营在上游二十里处立营,今天撒出去的五队斥候已经回来了三队,目前还没发现异常。”

  “嗯。要加强——”

  “哟——哟——”

  桑干河东岸,一队辽国探马发出的唿哨声打断了徐泽的话。

  他们是被徐泽吸引过来的,亲卫队的动静实在太显眼了,一看就知道这边有大人物。

  这一队探马共有十人,看服饰和发型都是契丹人,骑术相当出色。

  他们纵马高速向西奔驰,又在进入弓弩有效杀伤射程时打马转向离开。

  期间,这些契丹人还不停地挥舞手中武器,并打着唿哨,以吸引西岸大人物的注意力。

  很明显,敌方探马是仗着自己骑术高超,以及河面隔开的双方距离,故意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以向孱弱的宋人示威。

  徐泽自不会和这些嚣张的契丹人一般见识,就当观摩契丹人的骑术表演得了。

  但彼辈不知死活,仗着有大河阻挡便跑到这么近的距离示威,就用不着客气了。

  “鹏举!”

  岳飞自然也注意到对岸的动静,正准备请战,就听到社首呼唤,立时来了精神。

  “属下在!”

  “那几个呆鸟交给你了。”

  “得令!”

  河东岸的契丹探马刚刚转向跑出一段距离,马力消耗较大,回去的路上正放慢马速蓄积马力,以备下一次纵马示威行动。

  岳飞取下自己背后的箭囊,将一支箭矢插在地上,然后向河边走出几步,再将另一只箭矢插在地上,一直插到河岸边。

  十支箭矢各自相差的距离并不平均,而是越拉越开。

  显然,其人考虑到了连续开弓后的体力消耗,会导致上弦速度变慢的问题。

  做完一切后,岳飞才返回出发点,取下肩上的强弓,调整呼吸,等待契丹人下一次的纵马表演。

  细心的人会发现,岳飞的所用的弓和箭都有别于常人。

  其弓远比一般的强弓要大,结构也更复杂,乃是以山桑为身,檀为弰,铁为膛,钢为机,麻索系札,丝为弦,严格地讲,此弓应该称作弩更合适一些。

  其人使用的箭矢箭镞也比制式箭镞更大更长,尾端还有一段延长金属杆插入楛木箭杆中,并用胶漆固定,远超一般箭矢长度的箭杆尾部沾着雕翎。

  这正是同军之中极少的神射手才会专门装备的雕翎箭,而岳飞箭囊中的雕翎箭又比一般神射手装备的更长。

  冷兵器时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