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章 大石林牙赴辽东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耶律大石回应道:“回陛下,臣需要回捺钵,核对以往留存的印签,才能确定协议上的大印是否属实。”

  女直人、渤海人的相继叛乱,给辽国带来沉重灾难,也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轨迹。

  这个富于激情和幻想的年轻人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耶律大石终于告别了自己的“青春”。

  他不仅蓄起了胡须,还参加了帝国的抡才大典。

  一举获得当科七十三名进士中的的头名(辽国进士每年一科)。

  首次任职,便做到辽人称之为“林牙”的翰林学士。

  只是,当初那个激情豪迈的年轻人消失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古板、严肃、勤于王师的“大石林牙”。

  “捺钵?”

  耶律延禧已经几个月没有回捺钵了。

  那里不仅有他全套行政班子,还有他的妻儿,实际就是他的家。

  这该死的耶律章奴!

  害得朕两个月有家不能回,不将你碎尸万段,难泄心头之恨!

  平叛事大,捺钵暂时是不能回去了。

  耶律大石重任在身,也不能放他回去。

  “奉先,你说说看。”

  接连的战败,使得皇帝对萧奉先有了一些疏离。

  但顾家的耶律延禧,既然无法割舍皇后萧夺里懒和元妃萧贵哥,对二人的兄长萧奉先自然不可能彻底抛弃,仍将其带在身边资政。

  “回陛下,此事应该是真的,且不论真假,辽阳府以南有人牵制叛贼,总归是好事。”

  萧奉先比几年前憔悴了不少,但说话时,还是神采奕奕,给人以信心满满之感。

  也许,正是因为萧奉先的这一特质,才让耶律延禧将其留在身边——在恐惧中长大的耶律阿果(耶律延禧小名)此时太需信心了。

  耶律延禧不悦,道:“照你这么说,朕还要赏这些胆大包天的乱臣了?”

  萧奉先慢条斯理地答道:“臣以为,可以赏。”

  “嗯?”

  耶律延禧瞪着萧奉先,后者不为所动,仍娓娓道来。

  “东京道北有女直,中有渤海,皆是乱贼,实际上已经彻底糜烂。”

  “南面几个守臣虽然胆大妄为,但确实保住了一方平安,还牵制了高逆部分兵力。”

  “陛下当前只要提大军平灭了耶律章奴的叛乱,再挥师东进,打败女直人和渤海人,互保各州府守臣自会到阵前请罪。”

  “反之,若耶律章奴短时难平,女直和渤海人又趁机西进,朝廷更需要他们来牵制逆贼。”

  女直人叛乱以后,大辽数次聚起平叛大军,又数次稀里糊涂大败,国内反被搞得乌烟瘴气,叛乱越平越乱。

  以至于现在只要提到女直人,耶律延禧心中就有些犯怵,赶紧转而问耶律大石。

  “大石,你说下!”

  耶律大石恭敬答道:“臣以为,枢密使之言总体可取,但有一点不妥。”

  “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东京道因战乱而中断交通,府州互保情出有原,对国也有利,但此风却不可助长。”

  “陛下当遣心腹之臣为东南宣抚使者,主持此事,既获此利,又免其害!”

  “心腹之臣?”

  耶律延禧心中满是苦涩,自己钦点的平乱都统耶律章奴都能叛乱。

  大辽虽大,却尽乱臣贼子。

  朕的心腹在哪里?!

  “东南形势复杂,谁能为此重任?”

  耶律大石昂声答道:“陛下若不嫌弃,臣愿意受此重任!”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