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章 最多也就是交换_定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引起了他的注意。延安府的总丁口,在整个陕西路并非是最多的。但三州十六县的辖区,却几乎占据了陕西路三成。是陕西路诸府之中,面积却是最大一个府。而且延安府,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其西控陇右、北连北辽,向南与大齐朝的西京长安府接壤。即是八百里秦川的北方门户,又是控制陇右一个战略重镇。开国初年,当时地控五州的党项人定难军,便是延安府北部州县,与直隶榆林州部分县为基地,屡屡奔袭长安。甚至搞的整个长安,几乎是一日三惊。

  足以说明,延安府在整个陕西的地位何其重要。而身为两榜进士出身的知府,居然打破文官惯例,与身为节度使的武官关系如此精妙,甚至有些拍马屁的嫌疑。一个文官,如此对待一个武官。哪怕这个武官级别高于他,可知道眼下文武之间关系的黄琼,也感觉其中不简单。

  至于薄纪与郑纲收容这三女,心思恐怕也绝对不是,单纯的想要为她们几个伸冤。若是这二人,真想要为三女伸冤。即便不信任这陕西路的监察御史。即便担心自己上明折被报复,也不想走明折的办法。但黄琼相信,这二人将三女的冤情,上奏到御前的法子依旧有的是。

  虽说并不清楚,二人是否都有上密折的权利。可黄琼却清楚的知道,他们二人之中至少有一个人,具备上密折的权利。尤其是那个延绥兵备道薄纪,身为兵备道,手中职权不是一般的重。按照本朝惯例,诸兵备道的折子不需要经过中书省和尚书省,可直达到御前。

  本朝诸路或是三府为一道,或是两府为一道,设置兵备道。而在沿边、沿海诸路,甚至一府设置一兵备道。这些兵备道不单单负责点检、辖理所属卫军,编练州县团练,还按照朝廷每年下定的定额征集兵员。同时还负责监察辖区诸官员,跨区缉盗事宜,管理驿站、马政。

  在沿边诸路,这些兵备道还负责战时边军粮草供应,以及战时临时征集兵员。产盐诸路,很多地方的盐政,也归当地诸兵备道管理。而身为延绥兵备道,薄纪除了负责延安府、榆林州的边军,延安府所辖卫军的点检之外,还管着齐辽边境的催场,手中还有五百催场兵。

  这些兵备道,按照朝廷定制非两榜进士不得担任。因为是由皇帝特检的,虽说这些兵备道只有关防,而没有印信。但是相当于皇帝派出的私人监军,这些兵备道不仅身上挂着督察御史的衔,而且其本身职权甚重。地方卫军调动与饷银发放,必须兵备道共同署名才能调动。

  身为边地兵备道,可以说统管三分之一陕西,身上还负有督察延安府、榆林州官员权利的薄纪,将顾氏的案子捅到老爷子面前,简直不要太容易。也正是因为此,黄琼才认为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