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励_定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在了一直老实读书的小儿子身边。其实司马宏对这个幼子如此这般看重,黄琼却是有些不以为然。他这个小儿子,年前去司马宏那里,黄琼并非不是没有接触过。在黄琼看来,这个人才学倒是还算不错,至少不比宋之唤差,可就是有些书生气过重了。

  这样的人,进入官场未必是他的福气。搞不好,重蹈他的覆辙都未必不不是没有可能。甚至最终的结果,还未必有他好。要司马宏虽说弄了一个蒙冤罢官的下场,可为人却并不迂腐。他的失败,只是在那个位置上不由自主的陷入了皇子之间争斗罢了。

  那个时候,换谁来都未必会讨到好处。司马宏能混一个只是罢官流放,而不是一同被陪绑问斩,也算是此人有一定的手腕,给自己弄了不少的自保之法。若是换了他的这个小儿子去,恐怕脑袋掉了还不知道怎么一回事,自己究竟得罪了谁。

  最关键的是本朝科举之中,废除了前唐科举之中的诗词歌赋,以及书法内容,将明经科与进士科合并。科举第一天,考的是经义,也就是说四书五经中的内容,这一点以那位司马小公子才学来说,应该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只是经义在整个取士成绩之中,占据的比例不大。

  经义之后的,策、论两科,才是科举取士的大头。也就是说,不单单要读书,更要将书读透彻才行。其中策论所涉及到的内容,虽说出题范围还是以四书五经为主。但答题内容所涉及到的范围,却并不只限于四书五经,其中诸子百家都有涉及。

  而到了黄琼这位皇帝老子这里,鉴于当年黄琼外公以武将身份造反,而且历朝历代造反者都是以武将无主的前车之鉴,对武官产生了极度不信任。不仅大举调整了军制,还一直在想方设法推进以文制武,试图以文官代替武官统军,武官只为将、而非为帅。

  所以在科举之中,时不时的还要考一些兵书、战策一类的考题。所以,本朝科举不单单是,考生对书本的理解能力要求很高,对考生的临场发挥也要求很高。若是考生一味的只在四书五经上下功夫,策论这两门在科举之中,占了大头的成绩非砸锅不可。

  而司马宏这个小儿子,虽说不能是读死书的人,但理解变通能力其实并不强。对四书五经读的很熟练,但理解上却只能说是一般。考完全靠死记硬背的经义,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本朝科举,占了大头的却偏偏正是策论。说白了,就是只会死记硬背的那种考生即便是中举,这名次恐怕未必也会很高。

  一甲、二甲,恐怕很难进得去,能考一个同进士的三甲就不错了。至少六部观政之后,很难留在六部,外放的可能性很大。但这还是往好的方面去想,若是主考官苛责一些,或是对理解与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