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2章 与孟家的关系_麻衣少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谁卖命的?”

  我眼珠一转,说:“当然是帝王家。”张佩槿神色凝重,并没有反驳。

  历代天师府,都要得帝王敕封,天师府的符箓,也多是为帝王家所用,一部分是给达官显贵所用。

  天师府的一品镇宅符箓,使用的原材料就极为昂贵,一般平民百姓根本就消费不起。

  “没错!帝王将风水堪舆当做皇家的禁脔!斩杀龙脉,为自己养龙,想着王朝万年。而民间百姓,得不到正确可行的风水要诀。不少人安葬在凶地,子孙后代都不得安宁。”董小小说。

  顿了顿,董小小接着说:“有人意识到了这样做是不公平!是绝对行不通的的。皇族不过一小撮人。可是黔首百姓却是绝大多数。他们也应该得到风水师的帮助,得到风水术的帮助。风水是教人处善地,避凶地的。风水术不应该藏在宫禁之中。而应该流入民间,帮助百姓择吉、堪舆定居。”

  董小小讲到这里,我一下子明白过来。

  “你是说,因为这次规模宏大,斩杀八十八条龙脉的斩龙行动,让有些风水师意识到,堪舆寻龙风水术,不该成为帝王的禁脔,促成了七大星官奔赴人间。”我问。

  董小小微微颔首。

  在这之前,风水帝王术便从高高在上的明珠。

  七大星官赴人间后,成为流入民间。于是,各种阴阳先生、风水师、卜卦人便有正确的依据,帮助百姓建屋、择吉已经选择阴宅墓穴。

  而且,费用也变得极为低廉。

  唐末国师杨救贫杨筠松正是因为为民众服务,救贫济危,又广著风水典籍,流传于世,方才有了风水祖师的称呼。

  但是,我没想到这件事情的起因,竟是因为袁天罡替李姓王朝斩龙引起的。

  “袁天罡斩杀了八十八条龙脉,弄乱了整个天地自然的气息。有人站了出来,悄悄地调理混乱的天地气息!有人称作‘救龙’。不少人意识到,风水术该流入民间了。”董小小说。

  斩龙行动。

  后来出现了救地脉的救龙。

  我完全让董小小这番话给吸引住了。

  我自小听爷爷讲过,正是因为有了七大星官携带真正皇宫玉函典籍,进入了人间。

  各种风水典籍流传,各路杰出人士学习风水要术。到了宋历,风水术引发了大盛,宗门不断涌现。又衍生出各门各类的典籍。

  原本我了解到的风水历史,只是记载在典籍上的文字。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寥寥文字背后,竟有此等惊心动魄的壮举。

  “当初的救龙人是谁,是无影山董山主吗?”我问。

  董小小说:“我家主人是其中一位。而这件事情的主导者,是你们孟家先祖,他当时就在灵台观任星官,每日与风水典籍打交道!若不是他出手,风水术永远只能为一部分人使用。”

  董小小讲到这里,我终于明白过来。

  袁天罡主持的斩龙行动,促动了一部分为帝王世家服务的风水师觉醒。

  但是,寻龙堪舆、风水秘术都是帝王术,要想携带典籍逃离皇宫,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古往今来,有多少风水大师,一生不得自由,成为了帝王手中的笼中鸟。

  终唐一朝,对于灵台星官的传承管控非常地严密。

  唯有到了唐代末年,黄巢出世。

  七位灵台星官才找到了机会,夤夜逃离大明宫,各携带典籍禁书逃离长安。

  一朝风云变。

  从此,人间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我想,当初袁天罡在黑水潭斩龙,将铜钱抛下去后,肯定预测到了未来的变故。

  只是他知道,任何术法,终究不是为一部分人服务的。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但是后来,有人发现带来了负面效果!”董小小口吻一变。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