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章冒雨秋收_进击的村花[六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距离支书家并不远,姓王,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外姓人。王会计早年读过私塾,以前也在镇上当过掌柜的,打得一手好算盘。后来日子过不下去,就来了柳家沟,一住就是十年。

  这种天气,王会计没想到村支书回来,他赶紧开门把支书请进来。问道:“这大雨天的,您这是有啥急事?”

  “能有啥事,这老天爷真是不想给咱活路了咋地,你说想它下雨吧,它就是不下,这不需要它下雨了,它偏偏给整个大暴雨。俺瞅着这雨还有的下,可这地里的庄稼不能等啊。你说说这事闹的。”村支书看到王会计也不来那虚的,张嘴就抱怨道。

  王会计也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您没来前我这不正在算呢,我估计咱这两天掰的棒子顶天也就有个两万斤,交公粮都不够。可这公粮也是有要求的,再晒干了挑一挑捡一捡,根本不够。可这上头又下了死命令,欠了国家的,咱还不能不交。你说这可咋整?”

  他们村有一百多户人家,地倒是不少不管好坏大小,加起来能有一千多亩。往常每亩地产玉米也就是五百斤左右,从去年起,粮食减产,好的地块玉米能收到三百斤,差的也就是一百斤。小麦的产量更少,差不多是玉米的一半。

  可他们去公社报亩产,都是往高了报,一千斤两千斤那是少的,五六千斤、甚至亩产万斤都有。就是去年闹灾,也没能阻止他们,至少也报了两千斤。今年柳家沟还好些,村支书没敢报太高,只给了个两千五百斤,就这数目差点就垫底被点名批评了。

  亩产两千五,那该交的公粮是多少?每亩地两百五十斤,比他们的亩产还多,村里哪有那么多粮食交,只能先交了一多半,剩下的说是来年交清。谁曾想这次闹灾是全国性的,不只是他们缺粮食,城里人更缺,为了支援建设,为了糊口,没有小麦只能拿玉米顶上。不然他们吃什么?饿着肚子怎么建设?

  “咋才这点?”村支书来找王会计本来就是想问问收了多少玉米棒子,这个数让他心里发慌。

  “可不是咋地。咱现在收了有将近两百亩地了,两百亩才两万斤,一亩地合多少?两百斤不到三百,就这点东西分给乡亲吃都不够,别说交公粮了。都交了村民吃啥,不交,那能行,那可是给国家的?”王会计抓了抓头发,他家也在为粮食发愁。

  王会计两口子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一家在镇上,又得了两个孙子一个孙女,五个人靠着两口子的工资生活。以前还好不愁吃喝,这闹灾慌,农村还能弄得野菜凑合,他们想吃都捞不着,有时候还要靠老两口接济。

  王会计要是接济的多了,老二一家又得不满,觉得当爹娘的偏心。思来想去,王会计只能让大儿子一家出钱,他给粮食,算是大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