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零七章 调虎离山三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喀尔喀蒙古的三大封建主——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其实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后金全面失败之后,整个草原惶惶不可终日,随时担心朱由检会来找他们算账。同时,他们又面临准葛儿的欺负,尤其是土谢图汗。

  谁心里都清楚,大祸临头是早晚的事。所以他们面临着三个选择:一是向大明投降,有先例就是科尔沁部、锡林格勒部、察哈尔不以及河套;第二就是投降准葛儿,但是投降准葛儿还是免不了被大明进攻;第三就是北面的沙皇也想搀和一脚,不过大家心里清楚,这是拿他们当炮灰,还是避免不了大明的进攻。

  说句不好听的,这三人都在等大明最后的态度呢。

  这不,还没开春,大明的态度就来了——二十万大军压境。这可真是看的起他们,把整个喀尔喀的牛羊都送去,也不够这二十万大军的战争费用的。同时,他们一致认为,大明是太有钱了。

  “投降了吧!咱们打不过的。”看着外面越聚越多的牧民,车臣汉唉声叹气,心里早就没有斗志了。

  “不行,就这样投降太窝囊了。说什么也要打一仗。”札萨克图汗不服气,咱们说成吉思汗离开的也不算太久,蒙古人各种不服啊。

  “那咱们就说好了,三家一起凑够十万人,跟明军干一仗。他们到底是劳师远征,争取打个平局,就算投降也要谈个好的条件。”土谢图汗心里是希望投降的,但是又不想就这样被大明直接控制。

  “报!禀报大汗,明军距离我军前线不足三十里。”众人正在大帐中商议,哨兵已经紧急进来禀报军情了。

  别看李定国战前说的话挺狠的,但是明军对蒙古人还是很仁义的。前面为什么走那么慢?就是给牧民逃离的机会。从乌兰巴托向南,所有的牧民机会都迁徙到北面来了。

  从大帐向外看,无数的帐篷就像洒落在草原上白色的花朵一样,绵延几十里。随着号角的吹响,整个草原想煮沸的水一样,瞬间炸开了锅。到处都是翻身上马的年轻男子,到处都是奔跑的女人和孩子。三位大汗刚走出帐篷,看到这纷乱的景象只摇头。

  乌兰巴托并非是一块平坦的地方,而大帐却建立在河的北岸,南北皆是大山。这是一块典型的河谷地,而且还是葫芦形。从战略上来讲,这里并不利于防守,唯一可以快速突围只有西面。可是西面,那是明军来的地方。所以,蒙古人的骑兵早早地就列阵在西面大草原上了,就为了见着明军之后好冲锋。

  可是号角吹响半天了,一个明军的影子也没见着。

  “怎么回事,不是说明军来了吗?”车臣汗纳闷了,消息说明军来的全是骑兵,可是再慢的骑兵也该见着身影了啊?

  “错啦!错啦!明军是从东面过来的。”就在大火正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