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九章 经世之学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国内的商业气氛起不来,朝廷大部分人对贸易根本没什么概念。这样的话,大范围开海贸依然会有阻力,这也是朱由检只想搞一个指定贸易区的思路。

  开放,也是一步步来的。一下子让欧洲那些海盗涌进来,朱由检担心不出五十年,大明得被逼着考虑设立国教的问题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别让欧洲的那些传教士到处乱跑,大明现在不需要什么红衣大炮铸造技术,也不需要西洋人的先进算学。

  大明现在只需要把优质货物卖给西洋人,然后再买点大明需要的东西。

  “皇上,我们会需要哪些西洋人的东西呢?”方以智实在想不出,大明会有需要西洋人什么东西的。

  这句话还真把朱由检给问住了,现在的大明还真找不出什么东西是需要大量进口的。当然,银子除外。

  赚银子是个好事情,但是长期的贸易顺差就不是什么好事了。银子全堆到大明,那国内的钱就不值钱了。

  赚的银子得花,还要花得值。

  但是说到底,还是要把国内的商业气氛先搞起来再说,如果看不到好处,大明的精英们永远只会把目光盯在官位和土地上。

  西方人为什么不喜欢当官,那是因为获取的利益远没有做贸易和抢劫得到的多。

  可惜,朱由检手上最缺的,就是经济人才,而且还满世界都找不出来。既然这个时代压根就没有什么市场经济环境,那么就先培养一批政治经济人出来吧。反正这个时代的第一篇政经的文章才出来不久。

  “这一回你该满意了吧,小项目剥离出去,中级项目又甩给了各个学院,将军山目前只管理着和军队需要有关的高级别项目组。你终于可以轻松了。”朱由检打趣着方以智。

  “我也想去教书育人,可是怕皇上不同意啊。”方以智现在可以说是除朱由检外,大明懂得知识面最广的人了,如果他能投身教育肯定比朱由检强。

  “要不,你再学习学习商道吧。”朱由检嬉皮笑脸地说。

  “免了,我对赚钱没兴趣。不过,江南人才辈出,皇上要想招揽人才,还是关注一下江南望族吧。”方以智话说一半,但是朱由检基本已经听出他话里的意思了。

  江南,钱氏乃吴越第一望族。就是后世,在全世界当科学院院士以上的名人就有一百多位。钱肃乐四兄弟和钱谦益都是,方以智之所以没有把话说完,肯定跟钱谦益有关。

  朝廷为什么在江南招揽人才这么困难,那是因为江南多私学,人家是为自己培养人才,轻易不会替朱由检效力。

  朱由检深深地感到,对于一个穿越到古代的人来说,什么军事,什么经济其实都不算太难。真正太难的是人才和人才的培养,综合起来就是教育问题才是真正最困难的。

  假如朱由检手里有一千名后世的博士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