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五章 改土归流试点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仪式是朱由检和朝廷对秦良玉的褒奖和尊赏,但是谈事情,肯定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谈。

  秦良玉确实是老了,这是朱由检的直接感观。年逾七十古来稀,在这个时代,能活到七十岁还要压阵的,秦良玉明显是已经耗尽了精力了。

  从万历四十一年开始,她的丈夫马千乘被太监陷害,冤死狱中开始;儿媳张凤仪,崇祯六年战死于河南侯家庄;儿子马祥麟,崇祯十五年战死襄阳;兄长:秦邦屏,官授都司佥书,泰昌元年浑河战役中战死;兄长:秦邦翰,泰昌元年浑河战役中战死;弟弟:秦民屏,官授副总兵,天启四年平定“奢安之『乱』”中战死;侄子:秦拱明,秦邦屏子,在平定沙普之『乱』中战死。

  秦良玉膝下,仅剩下两个孙子马万年、马万春以及她的三个侄子秦翼明、秦佐明、秦祚明。

  明初,因为顾成的能干,整个贵州改宣抚司为布政司成功,贵州境内就没有宣抚司存在。而宣抚司最多的就是四川、湖南和云南。

  湘川鄂交界地共有六大宣抚司:永顺、保靖、桑植、酉阳、容美和石柱。其中以石柱地区最心向大明朝廷。

  而云南主要有三大宣抚司,六大宣慰司。分别是: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孟养司、木邦司、缅甸司、八百大甸司、车里司、老挝司。主要有沐王府坐镇云南,代为统治。其中具有完全掌控力的,就是三大宣抚司。

  说了这么多,又大老远的把秦良玉招过来,朱由检要干嘛?

  对,没错,朱由检要加强西南腹地的统治:改土归流。或者说是试点改土归流。

  “先生看这夷陵之地可还肥沃?”朱由检搀扶着老太太,来到夷陵的猇亭古战场,指着枝江方向一望无垠的平原沃土说。

  “皇上,老生已经年迈。您要是有什么话尽管说,老生能办到的一定会办。”秦良玉已经知道自己没几年活头了,这一辈子都献给了大明,还有什么可舍不得的呢?

  “朕想让石柱的百姓也能生活在这富饶的地方,不再受道路崎岖之苦。”朱由检沉思了良久,终于开口了。

  “皇上想改土归流,我没有意见。只是土司存在已然多年,恐改制不易。六大宣抚司,石柱已无兵可用,帮不了皇上太大的忙了。”秦良玉深深的叹息了一声,她最拿得出手的白杆兵,早已经消耗在了辽东和中原各地的战场上。

  “朕意派兵进驻石柱,阻击献贼所部,只能先借先生栖身之地一用。”朱由检其实明白,明军如果真从北线进川,必然会受到张献忠和后金的两面夹击。

  所谓的北线收复襄阳和郧阳,不过是一场战略佯动,其目的是威慑关中的后金,不让其南下祸害川内。要想进川,还得从石柱西进,压缩张献忠的生存空间。就算没有兵,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