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五章 困难还是有不少_借天改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竟然还有不惊动建虏,就能达到解决建虏堡垒的办法。不由得惊奇万分,因为他知道,那堡垒中肯定有烽火台。一打就会传讯千里,怎么会不惊动到建虏呢!

  于是,他把这个问题向钟进卫提了出来,并问究竟是何法能有此效果。

  钟进卫也不瞒他,当即向他说了自己的办法。孙承宗听得半信半疑,他问道:“他们真有此能耐?”

  钟进卫把双手一摊道:“我也不知道,因此没把握,所以才把胜率降低了。”

  孙承宗眉头一皱,姑且一试吧。他接着又问道:“刚才中兴侯说要向老夫求助,不知是何事?”

  钟进卫点点头道:“正如孙大人所说,新军五千人有点少。因为不但要打下海州,还要以守住海州为目标。因此,我希望关宁军能协助新军攻打海州,并驻守在海州,牢牢地钉上一颗钉子在建虏的眼皮底下!”

  关宁军虽然野战怂包,但守城是他们的强项。也因此,在打下海州后,由谁来驻守的问题上,他马上就想到了关宁军。

  钟进卫一说完,孙承宗就毫不犹豫地说道:“这个没问题,老夫回去后就可以安排此事。”

  “孙大人,如果可以的话,让辽东巡抚亲自领军。”钟进卫马上补充了一句。

  后世有一句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钟进卫对关宁军并不放心,因此点了袁可立的将。

  孙承宗人老成精,马上明白钟进卫话里的意思。他当即点头道:“只要他身体允许,老夫想着应该没问题。”

  崇祯皇帝看着两个亲信臣子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达成了一致,心中暗自点头。

  这样就最好了,协作方面就不会出现问题,也就不用自己出面,用圣旨的形式强制关宁军配合了。

  因为圣旨不是万能的,底下的臣子接旨之后,阴奉阳违的事情就没少做。这打仗的事情,要是稍微有点差错,后果就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钟进卫没注意崇祯皇帝,仍然对孙承宗说道:“对于如何快速攻下海州,我还有一个想法,需要关宁军配合。”

  “中兴侯请说。”孙承宗看着钟进卫说道。

  于是,钟进卫又把他想的计策说了一遍,其实还是老办法了,让一边的卢象升暗自发笑,中兴侯就会来这一招。

  孙承宗听了点点头道:“这个没问题。”接着,他又问了钟进卫几个问题,都被一一答复。

  最后他没有问题了,便看向崇祯皇帝道:“陛下,臣以为,此战值得一打。只要打好了,在几年内必然能把建虏赶回白山黑水去。”

  崇祯皇帝听得很高兴,他见孙承宗这里已经商议完毕,就问其他臣子是否还有什么看法。

  连最知兵,知辽事的孙承宗都没问题了,其他臣子自然就不会有问题。

  于是,崇祯皇帝脸色严肃起来,他做总结道:“此战对大明至关重要,六部务必把各自的事情做好,不得妨碍新军的出征。登莱巡抚做好牵制,关宁军出兵协同新军出战,不得有误!”

  “是,陛下。”所有人都站起来,面对崇祯皇帝齐声领命道。(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