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5章 三个平等原则_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励更高比例的人口加入贪官污吏的行列,激励压榨程度逐步升级,直到十羊九牧的生存危机出现。引发大规模的暴烈反抗。

  小农经济的分散自给特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以两种形态交替存在:和平生产时期的一盘散沙状态与造反时期的集团状态。对造反集团状态的敬畏决定了统治集团对儒家规定的正式秩序的敬重,对一盘散沙状态的轻视又导致了鱼肉百姓的潜规则的盛行。王朝建立初期,农民造反集团的余威尚存,儒家正式秩序实现的程度偏高。承平日久,潜规则在软弱可欺的零散小农的土壤上成长发育,儒家秩序的基本均衡被逐渐破坏。在这个过程的末端,则是循环出现的帝国崩溃和随之而来的无政府状态,以及逐鹿中原的军阀混战。而在争夺天下的混战中,最终获得竞争优势的体系。又势必属于驾轻就熟,无须冒险试验的帝国制度,这是战争效率最高,社会认同最广的制度。于是,帝国制度再一次出现在新一轮王朝循环的开端。

  吕布不想重复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的老路。一心一意谋求家天下的万万代,却跟任何独裁统治一样无法长久,顶多维持两百年,短则连二十年都无法维持。吕布不想让自己的子孙万代重复李家、赵家、朱家的命运,他必须要为自己以及子孙万代想出一个可以持续久一些的制度。

  吕布的目光放在古今中外各个国度。以他看来,那些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君主们确实据有前瞻的眼光,因为他们直到二十一世纪还保有皇位,而那些拒绝妥协,认为自己能力无边,皇位可以传个千万年的早都灰飞烟灭了。

  如果能够让大汉往君主立宪的模式发展,使大汉平稳过渡到真正的自由公正的法治社会,不再以暴力突变的方式发展,让中华结束每次改朝换代都是暴力战乱的轮回,那么吕布的功绩可谓中华第一人了,什么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唐太宗都远不如他,更别说女真族那个麻子野猪皮了。

  君主立宪制度,从制度契约上约束了君臣之间的责任、义务,君主的权力被约束,就可以避免子孙中出现昏聩残暴的而致使天下大乱,中国每次改朝换代都要死掉三分之一甚至八成以上的民众,其实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很显然,仅仅是君主立宪制度,并不能保证后世不乱,必须要遏制官僚的权力,而这一点仅靠皇室、贵族与官僚的操守是远远不够的。

  吕布不用去二十一世纪搬用欧美发达国家的理论,他只用去从儒家经典里的《孟子》里面找,便可以找得到以天下人监督官吏的思想基础。

  作为思想家的孟子,他对民主最大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命题,他同时还制定了民主的政治原则来保证老百姓的权力和利益。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