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176章 在其位,谋其政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不得东进就容易得多。

  但现在出兵的话,那肯定是要啃硬骨头的。

  “说白了,其实宫里对魏延的桀骜也有一份警惕,对他没有完全的把握,所以让我来兜底的。”

  冯都护斜眼看了右夫人一眼。

  真要有把握让魏延完全听话,就不会说要借机磨一磨他的傲气。

  右夫人嘁了一声,然后忍不住地提高了声线,似乎是要提醒冯都护:

  “阿郎,你是中都护!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既然坐到这个位置,有些事情,注定是避不掉的。”

  她认识的阿郎,是一位胸怀天下的锦绣人物,而不是逃避自己责任的狭隘之辈。

  冯都护没有想到右夫人言辞突然有些激烈起来,他先是一怔,听明白了右夫人的意思。

  然后又是有些怅然,下意识地说道:

  “丞相……”

  然后又立刻闭嘴。

  他算是感受到了,当年丞相面对执意要攻打东吴的刘备,那一种无奈的心情。

  右夫人说得没有错,坐到这个位置上,就算再怎么位高权重,有很多事情,仍是身不由己。

  “这么丧气做什么?”

  左夫人倒是一反常态,温言柔语相劝:

  “魏延好歹也是打老了仗的宿将,又不是第一次领兵,他难道就当真不知道这一次出兵的难度?”

  “打不下,难道连领兵退回来也做不到?再说了,我才不信宫里当真一点后手都没有。”

  “看你们现在这个模样,搞得人家已经大败而归了一样。”

  左夫人看向冯都护,继续说道:

  “你是中都护,又不是丞相,而且当年你屡次提醒丞相,不要事事亲劳,过多干预底下的人做事。”

  “怎么换到你身上,你又是这个模样?大汉诸将,在领军方面,有几人能比得过魏延?若是连他都信不过,那军中还有几人能用?”

  两位夫人左一句,右一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连丞相都搬出来了。

  冯都护不得不承认,他此时的表现,确实有些失于中都护的担当。

  虽然从个人感情上来说,心里不太舒服。

  但从国家角度来说,他的连番抱怨,有失于自己现在的身份。

  “娶妻娶贤啊,”冯都护抱拳,“某一时失了心智,幸得两位夫人提醒,永在此谢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冯都护在心里默念着。

  我是为华夏儿女不受五胡之苦,为汉家儿女开拓出一条新道路而有所作为。

  领袖受到的委屈,与自己遇到的这点事情相比,有如沧海比之一粟,领袖从未放弃,自己有什么理由退缩?

  两位夫人不知道冯都护心里在念什么,不过他这一番话,让屋里稍有些凝重的气氛顿时就消散开来。

  “没半点诚意,哪有人坐在榻上道谢的?”

  “我倒是想躺在榻上道谢呢,”冯都护瞄了右夫人一眼,准确地说,是瞄大肚子一眼,“可是条件不允许啊。”

  旁边的左夫人浅浅一笑,眉眼如花。

  随着临近年底,官署开始闭衙,封存公文,不再办公,准备过年。

  从官员到百姓,都闲了下来,难得享受一年里最清闲的时光。

  唯有冯都护,事务繁忙,需要操劳一些,经常性腰膝酸软。

  等过了立春,正式进入延熙四年,中都护府内,比别处早一步忙碌起来。

  不是因为河东之事,也不是因为与吴国相约之事。

  对于今年四月的出兵计划,中都护府基本不会插手,除非出现极端意外的情况。

  而如何面对这种极端意外情况,冯都护已经交给参谋团去做备案。

  他现在要做的,是检查产房的布置情况。

  因为右夫人的临盆日子,正一天天地接近。

  中都护府忙碌,吴国更忙碌。

  因为这个时候,吴国已经在组织民夫了。

  孙大帝以去年春旱为由,打算征发民夫凿一条沟渠,加通玄湖与淮水。

  吴国太子孙登,在这个春冬交接,温度变化无常的时节,又双叒叕病倒了。

  这已经不知是他这几年来在春冬之季病倒。

  自从徐氏病逝的那一年起,孙登每每到这种季节,总是要卧榻养病。

  这几乎已经让吴国君臣习惯了。

  请收藏:https://m.637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